- 主题:1978年11岁上大学,15岁读硕士~如今担任副教授~ (转载)
我是在一次学术会议,吃饭时听一位曾给宁铂上课的老师说的,至于围棋、赋诗、军事史,只能说明他的家庭早教比较好,那个时代大部分小孩根本没有条件学习。听那个老师说,宁铂做题能力比较一般,对物理比较抵触,记得老师说他考研都不敢参加,也许是顶着神童的压力吧,都是过去的人了。
【 在 debi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说八道。
: 宁铂九岁即席赋诗;多年都是合肥市业余围棋的前几名;以前在论坛上见他跟人讨论,各种犄角旮旯的军事史信手拈来;几十年前我在科大读书时他一个同班同学是数学系副教授,时不时说宁铂跟我们这些人的智商不是一个级别的,一道题我多长时间做不出来的话就会去问他,他最多最多XX时间就做出来;宁铂没读研照样带研究生的 高等量子力学 课程。。。。。。
: 你管这叫智商平平?
: ...................
--
FROM 112.80.234.*
家族互相带契吧
我的哥姐们广州深圳打完工就回家结婚混日子了
做小买卖的现在还在做小买卖
没见一个吃到红利的
【 在 zhouyouw8 的大作中提到: 】
: 哥姐都是和我有血缘关系的,那是我想不认就不认的??
:
--
FROM 223.104.41.*
挺好的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发信人: flukeox (竹简),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1978年11岁上大学,15岁读硕士~如今担任副教授~
: ...................
--
FROM 182.102.228.*
对头
硕导是院士,博导是周光召,这是抓了两个王四个2 啊
要是给当代年轻人,还不原地飞升,后面飞黄腾达,不可限量
【 在 hitma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项目和搞科研不是一回事。
: 前者是类似销售、公关的一个过程,很多科研工作者不会。
: 没有项目,那你就啥也没有。绩效、获奖、帽子、职称、行政职务。。。一切都与你无缘。
: ...................
--
FROM 180.201.18.*
哈哈行,像说相声贯口
【 在 debi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说八道。
: 宁铂九岁即席赋诗;多年都是合肥市业余围棋的前几名;以前在论坛上见他跟人讨论,各种犄角旮旯的军事史信手拈来;几十年前我在科大读书时他一个同班同学是数学系副教授,时不时说宁铂跟我们这些人的智商不是一个级别的,一道题我多长时间做不出来的话就会去问他,他最多最多XX时间就做出来;宁铂没读研照样带研究生的 高等量子力学 课程。。。。。。
: 你管这叫智商平平?
: ...................
--
FROM 39.144.124.*
宁铂原来被捧得太高,跌落凡尘之后喜欢上去踩两脚的人很多。
他没考研究生是事实,我所听说的原因是我本科班主任(也做过宁铂他们班的辅导员)说的。她说宁铂这个人写字一笔一划特别工整,但是也特别慢,每次考试都写不完,所以他很不适合考试。
结合上贴所说我所知道的其他信息:我同宿舍同学读理论物理研究生时候上他的 高等量子力学 课;他同班同学说他智商极高,没有他做不出来的题等等,我觉得他不适合考试这个最可能是真的。
【 在 quanta1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在一次学术会议,吃饭时听一位曾给宁铂上课的老师说的,至于围棋、赋诗、军事史,只能说明他的家庭早教比较好,那个时代大部分小孩根本没有条件学习。听那个老师说,宁铂做题能力比较一般,对物理比较抵触,记得老师说他考研都不敢参加,也许是顶着神童的压力吧,都是过去的人了。
: 【 在 debi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胡说八道。
: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修改:debi FROM 101.84.194.*
FROM 101.84.194.*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flukeox (竹简),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1978年11岁上大学,15岁读硕士~如今担任副教授~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n 28 21:38:00 2025), 站内
: ...................
以他的才能,如果,不早上学,稳扎稳打,心智成熟一些再上大学,可能会更好
--
FROM 221.216.229.*
re。中肯。
【 在 syw2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他的才能,如果,不早上学,稳扎稳打,心智成熟一些再上大学,可能会更好
--
FROM 114.251.186.*
可能是这样。可那几年让他做什么呢?去跟着上初中?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猫着?
对这种智力超常的少年,恐怕目前社会没有真正成熟的培养手段,中科大少年班的探索也算一种有价值的尝试。经济条件足够好的家庭找合适的一对一家庭教师来辅导其成长也许可行,但肯定不是大部分家庭能承担的。
【 在 syw2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信人: flukeox (竹简), 信区: NewExpress
: : 标 题: 1978年11岁上大学,15岁读硕士~如今担任副教授~
: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FROM 183.193.4.*
主要还是能力不够以及科研兴趣不高
其它的都是次要的
谢彦波这情况充分说明了热情不够的话即使神童也很难投入到现代物理学研究中
现代物理实在过度复杂,对基础要求过高,又缺乏重大基础性进展
只靠知识高真是不行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flukeox (竹简),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1978年11岁上大学,15岁读硕士~如今担任副教授~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un 28 21:38:00 2025), 站内
: ...................
--
FROM 124.2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