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东大军机超过西大,谈谈工程能力
技术能力回答的是“能不能、行不行”,工程能力则聚焦于“怎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
从“知道”到“做到”,这是工程能力的核心价值所在。
特别是军工开发更类似于航天工程或高难度基础设施工程,其庞杂度和开发耗时要远超我们能看见的几乎所有市场民用产品。
比如六代机、大型空间站、新一代核潜艇、新型战略轰炸机等,它们不是简单技术的叠加,而是技术集成度的极限挑战,是千锤百炼才能交付的国家重器。
比如一个六代战斗机项目,需要集成空气动力设计、材料科学与结构设计、强有力的动力系统、顶尖的航电系统、射频/红外综合隐身系统等等。
如此复杂的工程,导致其实施时几乎比登天还难。
——一个子系统参数的微调,可能引发另一个子系统完全意想不到的非线性反应,需要大量的交联分析与联合测试来解决。
——人力、试验台架、超级算力、高端试制设备等核心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如何调度这些资源保证项目的流畅推进而非相互阻塞,是巨大的协调艺术。
——如何管理跨越10年甚至15年的研发项目,确保项目在遭遇技术挫折、预算约束甚至外界环境变化(如供应链中断)时,目标不迷失并保持清晰推进?
对于这种大型项目研制和开发,组织研发生产的能力,即工程能力,往往要比技术力本身更重要。
--
FROM 112.96.109.*
举个例子,比如美国一直在研发高超声速武器,一直不顺利,不是发射后熄火,就是原地爆炸。
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发动机在5倍音速条件下,燃烧室进入超燃状态,极高温条件下被腐蚀严重。
于是美军就向科研团队提出,能不能提供一种高温抗腐蚀的材料?
听起来,似乎是科研团队大显身手的机会。
查一查项目库,做高温合金、陶瓷涂层、复合材料的科研团队比比皆是,相关论文一抓一大把。
但问题在于,美国军方的真正诉求是:
——这个材料能不能稳定地附着在燃烧室的内壁?
——是否适用于我们已有的焊接/喷涂/衬里工艺?
——需要改造设备吗?施工周期多久?
——用了之后能不能把内壁更换周期提高?
你看,这就不是单纯的“材料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材料-工艺-成本综合工程问题了。
但问题在于,那些发了N多论文的美国科研人员,哪见过超燃发动机啊,更别提在实机条件下试验了!
他们做出来的“抗腐蚀膜层”也许的确能抗腐蚀,但问题在于,这只是理论实验,谁也不知道装到发动机上后会如何。
而且,就算这种材料合格,喷涂厚度是多少?结合强度是多少?适配工艺参数是多少?
燃烧室内部复杂的几何结构、高温运行环境,都对工艺提出极高要求。
但这些不是写论文能解决的,是干工程的人干的活。
你看,这就是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
就算自己的计划很好,指标也很好,技术也有,但就是无法从工程层面搞出来。
--
FROM 112.96.109.*
再举个例子,美版知乎曾经有个问题:土星五号火箭的图纸NASA都丢失了,是真的吗?
有个得到了NASA大佬点赞的回答是这样写的:
没有丢,NASA丢失的并不是图纸,而是制度性知识(指在一个组织或机构内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通常是通过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传承得以保存和传播的。)
我们有F1引擎完整的图纸,实际上,前几年NASA就发现了一台完好无损的F1引擎。
我们把他拆解之后做了3D扫描,并且生成了新的图纸。
但问题是F1是当年由技术工程师手工组装,手工焊接的,关于焊接的制度性知识已经失传了。
那些焊接工程师,手艺那是没得说,但早就退休或者去世了。
我很怀疑现在的焊接工能不能重新焊出一样的东西来,或者在不需要几年高强度训练的情况下焊出来。
该引擎的喷射盘也是手工钻孔的,如果工人钻的时候手抖一下导致出现误差,就会导致喷射不稳定,从而导致迅速解体(早期的原型机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当年的钻孔工程师是如何发现误差的呢?
他们是通过练习和直觉来培养感知的,而他们并没有留下相应的记录。
所以,图纸并没有失传,失传的是制度性知识。
--
FROM 112.96.109.*
其实,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在登月计划中有,纵观近些年美军下马的项目,无一例外都有类似原因。
比如E-7A预警机。
预警机就是个飞机加雷达,美国有飞机也有雷达,按理说搞个预警机不难。
然后呢?然后美国空军的E-7A预警机项目居然难产了!
为什么?
很简单,雷达系统(诺格研发)与航电(洛马集成)、载机平台(波音737改装)分属不同承包商,设计标准与验证流程独立。
结果呢?
雷达电磁波段与机体金属结构产生谐振干扰,敌我识别系统(IFF)与电子战设备的频谱冲突,波音交付的原型机雷达罩气动外形与设计不符,等等等等。
所以,美国正在计划取消这一项目。
--
FROM 112.96.109.*
还有美国的KC-46加油机,情况也差不多。
军用加油机无非也就是个客机加加油设备。
对于美国,难度一点都不大,民航货机直接改就行了。
然后呢?KC-46加油机,直接在波音767货机基础上改装的加油机,波音拿到合同后足足“研发”了八年才开始交付。
又数次因为严重质量问题被美军拒收,到现在交付进度不足预期一半。
相比预警机,KC-46起码是搞出来了,但问题在于,波音说,自己卖一架KC-46,就要亏2个亿。
为啥?因为波音波音高估了自己的工程能力。
在研发时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加油吊杆强度不足、远程视觉系统(RVS)人机工学缺陷,RVS 1.0系统因图像失真引发操作员眩晕,被迫开发RVS 2.0,研发费用激增。
--
FROM 112.96.109.*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东大军机还没有超过西大,只是取得了一些领域的突破。同志尚需努力,记住骄兵必败
超过了,5代机,J20能力超过F35.
六代机,这边都在飞了,霉国还在PPT上。
--
FROM 112.96.109.*
以前的郭嘉也不是没有把大把攻关的钱给高校,你高校做的一地鸡毛,现在才不给你们。
还好意思嘲笑企业院所的产出和交付。觉得自己比别人行。
--
FROM 112.96.109.*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识经验都是可以复制的,现在已经是AI互联网年代了,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能飞速的学会复制。
: 就好像高校的课程,二十年前,还学着涩会难懂,现在各种辅助视频资料 AI资料,手把手的教你,完全没啥。
: ...................
不要高估语言的边界,能成书的能上网的,都是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
很多语言表达不好的kownhow,是没办法看书上网学习的。
你能看出看成一个川菜大厨,不要师傅手把手带,不要身教?
你就是哲学书看少了,很多东西才无知无畏,不知道语言对思维的边界,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早就说过语言的桎梏的问题。
--
修改:victd FROM 112.96.179.*
FROM 112.96.179.*
现在AI的能力,也受制于只有语言材料训练,没有现场感觉体会。
--
FROM 112.96.179.*
【 在 sas9 的大作中提到: 】
: 超过了吗?相信这个的是不是该去九年义务教育再回炉
这位跪族,该受教育的是你。
J20能力超过F35, 六代机,中国飞了,霉国的还在PPT上。
--
FROM 112.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