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教师该怎么才能搞定企业的真横向?
学校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来没去过产线,熟悉工艺和设备。 是做不好工程和产品的。
要知道自己的边界,做好原理探索就可以了。
非要强行做工程,也可以,扎进去好几年, 论文出不了,职称没了,帽子也耽误了。
--
FROM 112.96.54.*
大学老师在考核机制下,擅长的是写论文,编故事, 求新求奇求噱头。
和做工程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工程是要可靠,不可以求奇求噱头。
越新越奇,就离落地越远。
--
修改:victd FROM 112.96.54.*
FROM 112.96.54.*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新凯莱示波器,是螺丝钉吗?
: 哪家小公司能做?
:
: ...................
说的是人是螺丝钉,怎么变成示波器是螺丝钉了、
一讨论深,就逻辑堪忧,露馅。
--
FROM 112.96.5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芯片和航空发动机等少数高端技术,其它技术没什么难的,好大学都能搞定,之所以搞不定,是因为企业不肯出钱。或者出个10万元,让你搞定1000万利润的技术
都不懂工艺,好大学能搞定啥产品? 能搞定原理分析就可以了。
--
FROM 112.96.54.*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搞示波器的人,是螺丝钉。
: 你接着辩。
:
: ...................
当然是螺丝钉,少数人哪里搞定的高级示波器,光那个ADC就要大集体的力量。
--
FROM 112.96.54.*
【 在 go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科实验室大把好东西
: 只不过横向多数发不了论文
:
只是原理样机,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原理样机(Proof of Concept)到量产机(Mass Production Unit),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通常会经历如下几个关键节点(阶段):
原理样机 → 工程样机 → 工程验证(EVT) → 设计验证(DVT) → 生产验证(PVT) → 量产机(MP)
高校搞原理样机是可以的,如果有青椒实践多,干到工程样机也是可以的。但是高校没有工程师工艺师,往下就很难走了。 因为很多可靠性耐久性的设计,降成本的设计,还有工艺的问题,你不懂。要交钥匙给别人,有时候甚至他的各种供应商的来料特点,你都要考虑。在产线要磨合很久。
不谈工艺和工程经验问题,即便是时间,对于高校老师也是耗费不起的,后面很多擦屁股的事情,扎进产线一年两年,又不好写论文,对评职称和拿基金是很不友好的。
--
FROM 112.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