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郑永年:中国学者获不了诺奖,是因为有太多的“帽子”“级别”
是因为时间不够
【 在 fat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2.10.182.*
其实你有帽子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大家不是反对帽子。而是反对为啥自己不是帽子。
--
FROM 112.10.182.*
他们是管理科研两门报,只会科研的走了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认为那些帽子是顶级学者,只不过占据着顶级资源。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修改:carbon FROM 112.10.182.*
FROM 112.10.182.*
穷人思维,改不了的。
它承担不起失败。
东大欣赏的是花1毛钱干成1000亿的效果,就是好比这两天杭高院的成果。
但是假如花了10万块没做成,天就塌了
【 在 schs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简单 项目评审权下放到普通教师就行了
--
FROM 112.10.182.*
人才总数量现在可庞大呢,好几千万的规模
【 在 ximu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灵光乍现最基本的前提一个是人才总数量
: 另一个更关键的因素的尽可能有极大的自由思想
: 光有数量确实没意义,处处都是高压线
: ...................
--
FROM 112.10.182.*
也可能,人这种东西无绝对
【 在 shinin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组织的科研不可能出创新的东西
: 创新要靠个人
: 靠很多个不一样的个人
: ...................
--
FROM 112.10.182.*
也是郭嘉收买了他们,这是一个悲剧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念书的时候不解决实际问题,还看不出来。
: 等工作之后,需要解决问题时就会发现绝大部分帽子包括很多院士,只是水毫无意义的论文而已,只有他们学生在捧臭脚,时间长了热点一过,这些徒子徒孙也不继续捧臭脚了。
: 一辈子一场空,啥都留不下。
: ...................
--
FROM 112.10.182.*
那时候规模小,有一个算一个搞科研,
现在规模大了,有一个算一个搞管理
【 在 shinin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组织的科研,和现在不太一样
: 那时候是招来了真科研人,也给了科研人很大自主性
: 现在是管着你,招来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搞得好的
: ...................
--
FROM 112.10.182.*
20年而已,哪里想得到形势变化这么快?
现在窗口又关上了,欧美都穷了,基金申请也难,有理由了
【 在 eefaquir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这么干没问题
: 现在改转型了
: 极度内卷 行业利润低
: ...................
--
FROM 39.170.2.*
颁给集体贵青就开心了,有组织科研啊,你爸爸至少省部级吧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够获奖的绝不止屠呦呦的那一个,那么其他人为什么就不能得奖呢?难道偶尔给一个就能代表他们没有偏见了吗?牛胰岛素连看门大爷都写进去也没什么不对,科学家的贡献来自于团队的支持,奖项不颁给其中的带头人而颁给集体很合理,你应该要问的是为什么诺奖不能颁给集体?
--
修改:carbon FROM 112.10.182.*
FROM 112.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