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郑永年:中国学者获不了诺奖,是因为有太多的“帽子”“级别”
诺奖其实很简单,
1原创工作,
2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或应用价值
国自然很巧妙的规避了这两点:
原创得不到资助,
大团队跟风没有原创或没有应用价值
(国家科技攻关除外,
不过这类工作绝大多数是工程领域)
所以国家诺奖很少也能理解了
说一个本子的策略
广撒网,各个方向都会支持,
大概率总有个别是成功的
诺奖到手
国自然想有所成就多学怎么发现原创
支持原创(广撒网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支持郑永年反对帽子,级别。但这和诺奖没啥关系,很多诺奖就是顶级学者一时的灵光咋现。只要顶级水平的学者足够多,思想火花的出 ...
--
FROM 111.19.93.*
不是优渥家庭,书香门第
很难产生超级大牛
李政道家绝对是超级富豪
(人聪慧偏偏有很努力,必然会成功)
【 在 flyingpet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政道在炮火连天中求学,
: 哪来的衣食无忧
:
--
FROM 112.46.212.*
包工头钻研业务?
很难做到呢
【 在 ForSolit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顶级水平学者不再思考呢?
--
FROM 112.4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