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横向经费、转让合同额度这个研究所有在做,版上有人说有些教授造假横向、假合同来实现,也就是有花钱买指标的问题。另外,老师拉来一些没技术含量纯粹压榨学生底成本劳动力的活,也不能就说明这个老师技术牛吧。再来就是,老师作为个体,和企业相比议价能力太弱了,真能拉来企业单子的应该也不多。
行业普及情况这个思路不错,比如先提出深度学习理论被国内广泛采用这种,就应该给予高评价。这个怎么具体评价是个难题。
共享仪器那个主要目的是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吧,属于公益性质的评价。文件里说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应该更关注技术牛不牛吧。
产品的精度作为考评,这个也是由来已久被人诟病的,一个问题是实验室样品的精度达到了,但量产精度不行,最后就花瓶了;另一个问题是不考虑性价比,不惜资金、工艺、人力造出来的高精度,成本太高,放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感觉纯量化的新指标还是不行的,解决不了很多具体问题,还是要引入人为的判断。
【 在 TurtleR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方面是考核横向经费、转让合同额度、行业内普及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参考《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的那个考评办法。
: 比如同样是电镜解蛋白结构的,以前是可以考评发了多少什么级别的SCI,之后也可以考评核心指标能够做到多少精度,大型仪器使用率,为社会做了多少服务。
--
FROM 222.7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