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焦虑,学校也需要人干活,不牛的话就听话点,没人开你
【 在 leidou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各位青椒讨论个话题
: 1.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新人进来基本都是6年非升即走。事实上,我知道的美国那一套非升即走在签合同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需要在6年内达到哪些指标就可以晋升,不需要和同事恶性PK(比如门槛3篇SCI,结果各位都是灌了十几篇),也避免了同行暗中下黑手相互举报之类的风气。本人是拍手称快的。但来了现在单位后一打听,才发现学校确实是6年非升即走,但完全没有达标的明确标准,还是需要同行评议,然后继续同事PK,每年指标很少,6年升不上去就要走人。想知道各位青椒你们学校非升即走具体政策是什么?欢迎跟大家分享
: 2.另外,本人也搜了一部分大学的招聘广告,确实很残酷。一般都是招帽子或者35岁以下的年轻小博士(主要压榨的是小博士一般能给学校贡献一个青年基金,然后年轻论文高产期的几篇论文),甚至很多二本大学也是这样要求的(比如一般35以下,具有副高职称的40岁以下,具有正高职称的35岁以下),几乎是断了无法拿到帽子的35+的路。但问题是帽子在高校终究是少数,现在很焦虑,如果6年后升不上去,过了35岁的门槛,下一步怎么办。重点是在高校锻炼的核心能力无非就是如何发论文而已,其他能力几乎荒废了。想去公司几乎无可能,只剩下创业一条路。
: ...................
--
FROM 12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