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长江是根据学科设岗,基本上每个小学科一年只能上一两个,有长江表明这个学科在国内数一数二的。以后长江需要教学,含金量不好说了。以前有人说长江是你带领的学科怎么样,杰青是表明你个人能力怎么样
杰青扩招含金量也会下降,所以前两年基金委要扩很多人反对,但是现在每个人才都扩了。而且19年那批长江申报时其实已经有限制杰青的风声了,但是最后还是允许杰青报了,据说就是教育部担心杰青不能报长江含金量下降。总得来说,杰青再怎么也是数一数二的帽子,长江前景不好判断。
今年基金委突然限制报长江系列的人报优青杰青,放弃长江系列选择优青杰青的应该不是一两例,显然学术界大多数人眼中杰青还是更有说服力的。
【 在 mdd14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数数有多大比例长江不是来源于杰青,长江搞经费不要太容易。现在上院士基本得先长江了,毕竟每年扣除文科也就百十个。 听说今年长江上会也只能过三分之一,而杰青上会后拿到的几率较高,如果只能一个放弃一个也属于正常
:
--
修改:guyilinby FROM 202.101.102.*
FROM 20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