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分散和集中是不同的阶段。非应用研究阶段适合分散研究,应用研究适合集中。就像深度学习开始就是一个小的团体在干,但是要想应用就要加入google这样的大公司。中国现在是大量的非应用研究在集中资源,包括各种人才计划。而大量的应用研究反而是在各个小公司进行。
【 在 gege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一般认为突破性成果一般都不是在大组实现的,所以过分集中确实没啥用。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在创造力最强的时候拿不到足够的钱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尤其是本土培养的博士生,更是很少拿到支持。我们生在教育最强的时候,可是获得的资源却比教育最弱时候的老一辈获得的资源少的多,怎么看看怎么都觉得不合理。在科研量产的今天,(像施一公这样的课题组,科研流水线化,目前在国内大组流行,在最美好的年龄有多少人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呢?大都在导师压迫下成为科研民工),年轻人的创造力受到大规模遏制,致使优秀的人在这个体系下难以生存。国内的评价体系,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造成SCI论文成为灌水平台,各种水牛文章应运而出,水牛文章是影响因子的保证,编辑接收乐此不疲。所以,学术圈已经形成既有的恶性循环,这个循环稳固且难以被打破。
--
FROM 22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