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之星 | 武楚涵:厚积薄发,追求极致
电子系研团 E研E行 2020-07-02 09:00
图片
武楚涵,中共党员,2019级博士生,师从黄永锋教授。研究方向为推荐系统、用户建模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生期间在IJCAI、ACL、EMNLP、CIKM、WWW等知名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若干,截止目前谷歌学术引用226次,h指数为9。先后担任ACL、EMNLP、NeurIPS和WWW等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或审稿人,以及TOIS和TMM等期刊的审稿人。于2019年获得Microsoft Research Asia Fellowship(微软学者奖)以及百度奖学金评选全球40强等学术奖项,并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把握时机 紧抓机会
在科研领域的探索,武楚涵的起步相对较早。武楚涵在大二上进入黄永峰老师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并且坚持在相关方向探索,至今已有接近4年的科研经验。本科期间较为扎实的积累,实验室对于他的学术活动的支持,使得他能够快速地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参加挑战杯的经历,也使得他的学术汇报能力、技术展示与落地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已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认为:“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不可能有捧杯的机会。”
图片
▲本科三年级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
适当调节 学会抗压
在科研之路上行走,压力是逃避不掉的。当被问起在这段期间是否有压力,以及该如何解决,武楚涵表示,一般在每个会议投稿的截止日期前,他的压力都是很大的,特别是有多篇投稿需要准备的时候,经常需要连续熬夜或者通宵。而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挤时间尽快完成任务,之后抓紧休息恢复精力。在平日,武楚涵非常注重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特别是在熬夜的时候,饮食会非常清淡,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身体健康,确保有个好身体去挺过这段压力时期。
图片
▲挑战杯
目标明确 不忘初心
当武楚涵被问及在科研之路上行走的初心时,他说,他的理想并不是在于学术论文的数目,而是希望能够做出更有影响力的工作,来使大家生活有所改变,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对此,武楚涵表示,一定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要过度的钻牛角尖,埋头拉车。在遇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跳出自己目前的技术思维,从工作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研究工作。
科研之外
即使在高强度的科研压力下,武楚涵也积极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空闲之余,会动动画笔,作为生活的调剂品,使自己更好的投入接下来的学习与科研中。关于社工问题,身为高年级的带班辅导员和党支书的武楚涵说到:“一个研究人员不能闭门造车,社工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办事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在走向社会之后重要的财富。”
图片
图片
▲武楚涵同学作品
关于努力,武楚涵提到最重要的是努力让自己知道应该往什么方面努力。之后主动去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目标,付诸努力,不让自己后悔即可。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到底不放弃,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是武楚涵送给我们的一句话,也是对他自己最真实的刻画与描写。
【 在 wwk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期在网络上爆出,清华大学一博士在读期间发了100多篇论文!据网络消息,从2017年截止到2022年7月27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武同学(博士三年级)已经发表了108篇论文。
: 谷歌学术引用2100余次!简单一算平均一年发表论文18篇!其中包括arXiv的一作论文,武同学就读清华大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了67篇论文。其中,CCF A类推荐会议/期刊共计22篇;CCF B类推荐会议/期刊共计9篇;CCF C类推荐会议/期刊共计4篇;Nature子刊共计3篇!
: 2022年才刚刚过一半,武同学已经发表/投稿了19篇一作论文,差不多10天就写一篇paper!
--
FROM 101.8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