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惯风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7393-1222109.html
科研论文的落户问题 精选
已有 9752 次阅读 2020-3-6 15:59 |个人分类:趣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改革春风吹满地,今年跑到科研届。最近关于学术圈评价体系的讨论真是风吹麦浪一浪高过一浪。到底要不要发论文,到底要不要发SCI论文,到底要不要发高大上的SCI论文,这些到底要不要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4K高清的详细讨论。
作为一名在夕阳学科从事边边角角、修修补补工作的泥水匠,尤其是还属于双升扑克游戏中还在打2的角色,本人实在是没有资格,也没有底气来讨论这些诺奖级的问题。但是今天在朋友圈中偶然看到某位已经打到A的师兄的一个回复,因此想结合自己本命年以及本命年之前若干年在核物理学课的悲惨投稿经历,抛开要不要的问题,谈谈对于科研论文落户,也就是科研论文发表的诸多非学术,非严肃、非严谨的看法。
首先是落户的时间节点很重要。这就像很多地方前段时间放开落户政策。赶上好时候了,一切都是那么的easy。那如何看时间呢?准备一本乾隆六年皇室颁布的《钦定协纪辨方书》版黄历是非常有必要的。黄历除有标记时间的功能之外,还能结合大数据的方法统计出上下五千年来每日该做以及不该做事情,比如有研究表明周二投稿论文的接受率最高,周末投稿论文最容易被拒。现在回想起来,本人以前至少有80%的论文是在周末投稿的。此外文曲星主文运,最好在能看得见北斗星的时间段中投稿,这样中稿率很有可能被指数级的增强。结合本人的亲身经历,尽量不要在本命年投稿。本命年的特殊体质将会影响个人的整体运势,在本命年投的文章,遇到的审稿奇葩特别多,不是时间特别长,就是直接被拒。但是一过本命年,本来被拒的文章,修改修改,又被同一个审稿人过了。
当然落户的地点更关键,为什么人人都想落户北上广,因为这些地方各种资源丰富,出名更加容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发CNS的科研狗不是一条好狗。作为夕阳学科的核物理圈曾经灌Nature如屠狗也。F. W. Aston在1919年到1932年之间在Nature上发表了近40篇文章。他发明了一种质谱仪,可以分离出当时未知的同位素。只要发现几个同位素,他就攒一篇Nature,屡投屡中,当时肯定也有一大帮做生物的人对他羡慕嫉妒恨着!。
岁月就是一把杀猪刀,“在世间 难逃避命运 相亲 竟不可 接近”(《大话西游》主题曲),一百年之后的今天,根据2019年中科院分区,核物理领域已经没有真正的所谓一区期刊。有的期刊按物理学大类分算一区,但是核物理小类算二区;有的期刊按物理学大类分是二区,但是核物理学小类又成了一区。面对飘忽不定的分区规则,我举两手两脚赞同今年教育部、科技部非常英明神武且及时的文件,因为很多学校在若干年前的职称晋升文件中,明确表明必须要有一区文章才行。
核物理目前绝大多数期刊与我们的二、三、四线城市差不多。当然作为充满理性的小年轻,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留在一二线城市,比如像Physics Letters B以及Physical Review C等小同行公认的一流期刊。但是被拒之后,生活总还需要继续。这就像歌里唱的“伤心总是难免的,我又何苦一往情深”。作为备选方案,总是要对核物理的“下下流期刊”有所了解。这些三四区的期刊各有千秋,影响因子互相之间也就差一到二个点。因为最高的也不过才三点几。其中不乏一些百年老店。比如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杂志就是在1920年创办的德国物理学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很多在教科书上留名的大科学家都在其中留下过足迹。
另外一本就是日本的Progress Theoretical Physics (PTP)杂志,它的影响因子长期徘徊在2.0左右。这是1946年由日本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倡导的英文杂志,当然那时他还没有获奖。这本杂志建刊的宗旨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目前为止发表了两个日本本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工作,第一个是朝永振一郎在PTP创刊卷上发表的关于量子电动力学重整化问题的文章。第二个是小林诚与益川敏英在1973年发表的关于CP对称性破缺的文章。此外在2016年在庆祝建刊70周年时,PTP回顾了过去曾经发表的highlight工作,包括著名的盖尔曼-大久保质量公式,藤田-宫泽三体核力,凝聚态中的近藤效应,松原格林函数等 (
https://academic.oup.com/ptp/pages/highlights)。有意思的是汤川秀树获诺奖关于介子交换理论的文章也是发表在一本非常、非常不出名的杂志上——日本数学物理学会会刊。
此外PTP是物理学期刊中较早向开源形式(open access)转变的一种(现在增加了实验部分的文章,换了一个马甲改称PTEP)。从向读者收费过度到向作者收取版面费。一般情况下,作者可以以各种理由申请免除版面费。但是如果在文章中挂的科研单位在支持PTEP的名单中,则科研单位必须付费。这种灵活的版面费收取政策充分体现了学术圈劫富济贫的思想。
这些“标杆”导致了日本理论物理学领域的很多老前辈,包括我的导师们以及一些日本合作者,在第一个期刊一投不中的情况下,PTP是二投的不二之选。根据他们的说法是日本国内的学术圈更容易理解咱们的工作,当然按照我小人之心的看法是认识的人也多。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我学生时代,我导在投我们的工作时,对于期刊的选择那是相当地随性,有的时候是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不会总把工作发表在一个杂志上,所以上次发表过的期刊,这次绝对不选。有的时候是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为了支持一些小微期刊,哪怕是刚创刊的杂志也发。他总说文章发在哪儿根本不重要,关键是能做自己觉得是好工作的工作。十年前我对这些想法不太理解,当然十年之后的现在我理解的也不多。由于环境的不同,生活的重担让我们这些科研小兵自由思考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若干年前,我重新回到这个城市,去相关机构办理落户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我按照程序,提交相关材料之后两周才能拿到审批文件。两周之后,当我再次去的时候,发现他们匆匆在一大摞有点堆灰的文稿中,找到我的材料,随便翻了翻,打印、盖章,一分钟轻松搞定。其实科研论文也类似,对于有的人来说,到底它该落在哪儿,其实都不叫一个事儿,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落哪儿就成。
【 在 bian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KY-AL00」
--
修改:VANGE FROM 183.46.75.*
FROM 183.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