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荣誉性、学术性,院士退出如何进行?
2022-10-11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李侠曾撰文指出,客观地说,院士制度是对科技人员以往成就的表彰,而不代表他们仍在科技创造力的高峰阶段。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73岁,其中65岁以上占比65%,工程院院士比中科院的老化程度还要严重。院士制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荣誉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院士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功能上的严重扭曲,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浪费。”
对于接下来的院士改革,李侠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明确院士制度的荣誉功能,使之与利益取向相切割;另外,院士一旦被确证学术不端,坚决采取退出机制,若不及时处理,就无法彻底遏制学术不端事件。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指出,美国有好几个科学院,一位学者被选为院士只是一项荣誉而已,一些著名的教授也并不是院士。所以应把当选院士这一事情淡化。于渌补充说,除了制度上的彻底改革,院士也要自律,要真的能以身作则来净化学术环境,把更多机会和资源留给有能力的年轻人。
在孟星卫看来,表面地实行院士退休与退出,难以达到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必须要彻底、全面。比如说,应该鼓励真正杰出的学者来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以“院士”的头衔作为唯一标准。现在国内知名大学里面提拔校长、甚至副校长,如果不是院士的话,基本没有可能,这就变相地鼓励了中青年科学家们想办法挤进院士圈,带来不正之风。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53033428793901581/?log_from=e30bb540b33b1_1665452284535
【 在 duke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9月6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深改委会议强调要提高院士遴选质量,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会议还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院士制度不断完善。
--
FROM 210.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