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科技就和足球一样,你没人选拔还在哪里瞎选拔,出去一踢就露馅。现在应该扩大基础,让大家先玩起来,然后再看如何用合理的方式选拔。整体上我是不看好选拔的,我认为本质上还是个分配的问题,分配好了自然有人写诗,有人唱歌,有人搞科学,不然都是每人1000w这种指标。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有道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基础人才流失美国对中国没啥大影响,比如北大的数学的几个,搞超弦的那个,都觉得无所谓。认为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公开的,在哪里做中国都可以看到。其实这些人极大的提升了美国技术学科人员的基础,比如这些在大学里会给工程专业的学生上课,即使本人不上也是这些高水平学者的学生在上。这也可能是欧美的学生中小学学习没那么卷,大学里基础却很扎实的一个原因。而且技术人员需要一些基础学科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就近找一些高水平的同事合作。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中国人其实过于关注基础研究的可见成果,比如诺奖,比如顶刊,而不是对工程技术教育科研的支撑作用。
:
: 【 在 youself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3.2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