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几乎所有科学重大发展,都是依赖个人对某一个领域异乎寻常的兴趣,长时间沉迷的热情投入。都是基于人性本身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求知欲,所谓乐之者。研究过程就是快乐的。而仅仅你擅长这个领域还远远不够。
如果没有这个热情,只是冲着什么诺奖名利去做研究,那基本和诺奖无缘。
我看到所有的诺奖获得者的采访,无一不是说从来没想要会得诺奖。而对了乐之者来说,即使不得诺奖,也会沉迷其中,诺奖也没有这个发掘事物真像的快乐。
【 在 morning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深圳市如此大手笔扶持能教授建一个医科院,显然不是为了什么nature,Science这些无用的名头,根本目标只有一个:诺奖。
: 颜宁压力估计不小。继续发NS容易,但这玩意发的再多对诺奖也没有一点帮助。
: 一种方式是开创引导并做大一个新的领域。不过在这一点上,能教授加上她老师蚁工再乘以10都不行,主要是眼界格局太过局限,甚至连医科专业比较出色的研究生可能都不如,这也不能怪她,大半个研究生涯都在摆弄电镜按钮提纯蛋白当摄影师了。
: ...................
--
FROM 14.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