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20年前,我听说科学院有些搞得好的组,实验理论一起做
先做实验,数据出来后
做理论的拿软件把所有参数调一遍,找到和实验能对上的,然后再写文章
这种做法虽然也是打哪儿指哪儿,但是算是我能接受的底线了
现在直接造假,直接修改原始数据,直接ps曲线。并且有些领域影响因子,20、30的,
做的工作跟人家影响因子1,2的也没太大区别,可能就是热门点。
最近看到美国几个大的出版商开始考虑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并且准备研讨解决。但是
似乎也是难度很大。
【 在 dahai2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审稿,研究体系是重复的,本来想着大过年不拒稿,大改下,起码阐述下不同之处和特别的科学意义。
: 后来,看到一大列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比实在太过于完美,突然气就不打一处来。
: 为什么关起门造文章就一点不顾及,好歹是要发表,全球同行都能看到吧。
: ...................
--
FROM 1.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