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粗略扫了一眼文章,虽然很大程度上能理解一个人总有自己的局限性,信息获取和认知不全面会造成一定的误解,但是她回复的句子中,很大部分的观感就是在刻意制造焦虑,也存在用个例甘肃的某某同学来论证二本学生很勤奋这种写法着实不那么令人信服。还有文章中提到的社交疏离,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特点是非常正常的,他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也不必完全遵循上一代的社交法则。另外真要对比一下80/90两个年代的二本毕业生出路等,单一的度量指标太失真了,做一个相对完备的指标体系可能会更有说服力。非要用单一指标简单省事,对比一下两代二本毕业生的平均购买力可能也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 在 kev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没有同感,我觉得这个文章写得很矫情。
: 以下红色字体都是作者原文,黑色是我的看法。
: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学生,居然还有人正在承受和我童年阶段同龄人一样的困境。“贫穷”这个词语,我以为早已远离了日常生活,但没想到身边的孩子,正深陷其中。
: ...................
--
FROM 117.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