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神经细胞对于“低浓度的超标二氧化碳”是在太敏感了(可参见“只看楼主”历史发言)。比如,“在0.5%(5000ppm)的CO2浓度,国际空间站的工作人员出现了头痛、嗜睡、思维迟钝、情绪烦躁和睡眠中断等症状”。
除了对当前定义有毒气体外,人体对其他超标气体(二氧化碳不超标浓度需要扣除)很少如此的。
当然,我这边并不是把这点当成“超标二氧化碳就是有毒气体”的论据之一(前面我有换算,那部分是更好的论据方式),但指出这点可以比较好地反驳拿“氧气中毒”等来反驳的反方论据。
“低浓度的超标二氧化碳”可能(或很可能,假说能有10%以上概率最终得到证实的话,应该是非常高的概率了,毕竟当前还没有任何明确的动物实验)是通过“内源性的广义的麻醉剂”(乃至同时是实时的,如果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超标是长期的话;这种麻醉剂不是降低兴奋物质浓度这么简单,纯粹是麻醉作用,故而更敏感、更难毅力等方式对抗)的神经机制起作用,后面我有空再给出前人及其当前我对这个“引发嗜睡乃至嗜睡症”神经机制过程的分析。
--
FROM 120.3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