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这样的。成果集中,好与外校竞争对手PK,最终目标是包装出一个“原始”或者包装出一个“国家级奖项”,谁应该评上、是否公平、对领导来说都不重要,谁上都行,对领导来说都一样,重要的是一旦包装出来,这可以拿来作为领导任期内对学院建设的贡献,往大了说是整个学校实力的体现。所以组团时,就挑选了已经具备一定PK实力的人来当团长,加入的那些人就是托举这个团长的,只要托举出来一个,领导目的就达成了。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是通用做法,把一群人的成果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有系统的从基层开始造假,
: 才能参与到郭嘉层面的造假
--
FROM 1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