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录取学生1就是因为北大教授说这个学生不错。他录取学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基于对北大教授推荐的信任。后来学生来哈佛,水平很差,邱当然不高兴。
学生2陶瓷表示要跟邱读博士,邱如果不信任北大的教授,为何向北大教授打听这个学生的水平?
结果 某北大教授表示这个学生很差,不建议邱录取。
邱如果不信任,怎么会听北大教授的建议。
邱听了北大教授的建议,没有录取这个学生。
结果这个学生去了加州某名校读博士,后来找到了被加州名校更牛的学校的教职,邱后来发现自己判断失误了——那个学生水平不差,他不应该听北大教授的建议的。
最后事情被捅到连我都知道,是因为邱很生气,觉得北大学数学教授不负责任,连自己学生都不了解。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推荐信的意思,就是只接受自己了解的,信得过的教授的推荐信。
: 你说的这个例子,丘显然不了解推荐的教授,更信不过。
: 充分说明了推荐信的重要性,不是牛人写的推荐信屁用没有。
: ...................
--
FROM 223.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