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DigiHo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lkerSun (孙悟空), 信区: DigiHome
标 题: Re: 很多人在玩无线电,这个玩点是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Sep 16 16:27:36 2022), 站内
官方说法是自我训练,时刻准备着响应国家的应急号召。这个是否还有意义不讨论,简单说下我个人的理解:
考执照是为了按照规矩行事,频率是共享的,就像道路,没有规矩乱来就会带来混乱。在一定功率之上,无执照发射是违法的,全世界都是如此规定的。
业余无线电有很多玩法,相对简单一些的是目前A证对应的U/V段通联,买个100块的对讲机就OK了。通联方面可以说绝大部分是瞎聊天,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和用语,这时候的距离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也就1-几个公里。乐趣方面,估计多数人拿到证和呼号后,CQ几下就没有啥兴趣了,基本回到了持证前的状态。少数人开始追求远距离U/V通联,比如中继通讯、从北京直频保定、跨台湾海峡的通联等等,对讲机也是可以接八木天线的,而且U/V段的八木又小又便宜,效果很简单粗暴。
U/V段还支持大部分的卫星通联,即通过目前还在天上工作的业余无线电卫星进行转发通联,距离可扩展到上千公里,机会只有几分钟,还要借助天文知识信息或手机APP来跟上快速移动的卫星。另外,就是能接收国际空间站的一些SSTV图像作为纪念。这算是一些乐趣。还有更猛的,在搞月面反射通讯,以实现万里共婵娟。类似的还有借助流星尾迹反射的远距离通联。近期消息:中国的空间站也即将启用业余无线电转发载荷了。
A 证之后就可以考B证了,也就是可以玩短波了。进入短波后,设备开始贵了,天线也大了起来,对架设高度也有了要求。很多爱好者此时的许多天线和匹配器都是DIY的,这里有很大的乐趣。另外,短波天线的架设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体力和驾车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城里的噪音太大了,物业对楼顶管的也比较严,只能去荒郊野外,还得是个高地或平地。冬季北方刮点小风,哪怕竖起来一个10米波段的2单元八木天线,对一个人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挑战。
B证之后1年可以考C证,考C证的多半是狂热的国际无线电比赛的狂热参与者,因为B证允许发射最大功率100W,C证允许发射1000W,即可以拥有所谓的大炮,成为比赛中的一个大台。
无线电比赛是个乐趣点,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各类的全球范围的比赛,有的比赛A证也能参加。因为大家可以与全球的爱好者一起,平等地按照规则同场竞技,最后决出国家的冠军、或者洲际冠军和世界冠军。由于地理位置和绝大多数规则限制,中国内地在无线电比赛中不占优,很难赛出世界级的好成绩,但是“窝里斗”也是有点意思的,可以出去吹牛:我是中国冠军。
业余无线电不仅仅是只有语音通讯,还有发报方式(CW),感觉对预防老年痴呆是会有好处的。
随后还有很多数字通联形式,比如非常流行的FT8,能够用很弱(远)的信号进行通联。
业余无线电运动确实是个小众的爱好,所以才有楼主的问题。这是事实,但在20年前或更早,还算是比较时尚的小众爱好,因为能搞这项活动的,多半是家境还行、吃喝不愁的令人羡慕的人。现在人类的乐子太多了,小孩都沉迷电子牙片,所以玩这个的就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都是如此。同一时期,业余无线电的普及程度,代表了这个国家工程技术的综合素质。
AADX这个比赛是交换参赛者年龄的,从一些爱好者分享的数据看,2021年某些个人通联的记录中,通联者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0岁了。
对于认真参与过业余无线电的人来说,除了乐趣,业余无线电已经成为了一种情怀,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近百年发生过翻天覆地变化的国家和其中的每一个爱好者来说,业余无线电,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一腔热血的战时通讯服务团,曾经是建国初期集体被迫静默的老一辈爱好者,曾经是儿时听过的北极遇险救援的故事,曾经是搂着收音机在被窝里睡着了的幸福,曾经是跋山涉水架设天线的豪情,曾经是被当作间谍围观的窘迫、曾经是一张已褪色的通联卡片,也曾经是第一声CQ。
期望电波永不消逝!
【 在 wjhtinger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要考执照啥的
--
修改:WalkerSun FROM 45.78.10.*
FROM 45.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