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发车之后就不能退票了
这里有铁路、旅客、(第三方)平台,三方的关系。
铁路对旅客的合同关系,开车前24小时到开车,退票,收20% 手续费;是多年公告过的。如果从窗口、售票机和铁路官方12306app买,那就只涉及两方。
第三方平台加进来后,平台的退票规则,平台和旅客的关系到怎么算,建议仔细阅读平台的规则条文。
【 在 kittyz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很懂窗口和平台退票细则。
: 我的情况如下,我出发车次时间是7:17,我们这地铁早班是6点,百度显示是53分钟到南站,但是中间换乘花了10多分钟,到南站已经7:10分了,然后赶紧跑,跑到一楼进站口过安检时候7:14了,就只剩下3分钟了,就一边过安检,一边把票退了,几秒钟就退完了,收了20%手续费,然后我是7:19上了三楼,就一直刷票,后面因为有中转联票,算了下时间,后面票时间不够,只有30分钟中转,就又在平台退了两次票,很快几秒,也是收的20%手续费。最后是平台给出抢商务座+一等座+上车补票,才勉强当天走了,回来时候时间太紧了,就改签第二天的票,到车站发现不成功,买不着当天直达的票,连一等座都没了,后来问家里人,叫我买中转,中转回北京,上面app显示是最后一张票,这几次坐的别车厢不是14就是12,要么就是1和2。
--
修改:zea FROM 180.165.49.*
FROM 180.165.49.*
直接打车去坐原计划的车,估计啥事没有。
【 在 kittyz10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正常没误车的情况下可以。
: 唉,我出行的车次已经误了,就导致一串麻烦事,后面补的车次均已经超过了第二趟车的发车时间,但重新买完票后,人算不如天算,当天第三趟换乘时候,晚点了91分钟,本来原计划中午13点多就到了,结果晚上七八点才到站,打车到酒店都很晚了,一下子计划全部打乱,当时后悔不如坐附近一个城市飞机,再从机场坐大巴,中午也到了。
: 出发那天我是5点30就出门了,时间成本真是太高了。?
--
FROM 180.165.49.*
准确的讲,应该是没上车---退票了或者开车后改签了,原座位释放。
然后这个座位网络系统、下一站和车上就都可以重新卖了。
【 在 slowac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是道听途说
: 车上卖票是正常操作,
: 你怎么判断出来卖的位置是原主没上车的
--
FROM 180.165.49.*
现在信息化足够发达,列车员手持终端能显示有每个座位铺位从哪站买到哪站的全部信息。列车真的违规操作,优先选项是正主上车前优先把车上安排的乘客提前安顿别处。
这种"有次",较大可能性道听途说,或者多年前的事情;较小可能性是违规操作。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谁先买谁后买,既然两个票都能卖出去,说明至少一个没有进系统,是违规操作
: 乘务员肯定给你解决了吧,否则你投诉他吃不了兜着走了
:
--
修改:zea FROM 180.165.49.*
FROM 180.165.49.*
完整的过程应该是原乘客开车前退票/改签,或者开车后改签了。
原座位票额释放。系统、下一站、车上都可正常卖。
不排除车上违规操作,更大可能性道听途说把中间的逻辑省了。
如果某座位正常发售状态,但无进站记录,列车员手持终端能显示;会优先到那个座位核对,如果有人坐,看是正主乘客漏了记录(比如站台直接换乘)还是无座乘客找个空座坐下;如果无人,先默认是买长坐短。
【 在 Aa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知道是已经卖出去但没赶上车
:
--
修改:zea FROM 180.165.49.*
FROM 180.165.49.*
我的经验这几个月好像有些手持终端升级了,能够显示乘客前后的车票。
分段买票不那么必然被查;看起来合理的可能就不再查证件了(晚间居多)。
倾向认为,车上验票是加上车上验票的记录(因为没有进站记录),去掉未进站车票开车后改签的可能性。
【 在 slowac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乘务员去核对座位是否有人应该是标准操作了
: 我几次分段买票,后半程必然被查
:
--
修改:zea FROM 39.144.39.*
FROM 180.165.49.*
也应该找第三方平台闹。不过好像她对第三方平台所谓态度还算满意。
【 在 mopo 的大作中提到: 】
: 支持你去窗口闹,在这问没用,就像你说的,就算有铁路系统的也是帮自己人说话,对吧
--
FROM 180.1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