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站感知太差,不仅走的远,也没啥吃饭的地方
【 在 teandcoff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以北京为例,三代火车站如下:
:
: 第一代:以北京站为典型,
: 火车站是单体建筑,候车室不在站台正上方,从候车厅到站台还要走很远(所以有候车室的概念,进站乘车先要找候车室,再找检票口),且未考虑与地铁、公交、自驾等交通方式,要出站到站外广场然后才能去坐地铁/出租/自驾。
:
: 第二代:以北京西站为典型,
: 火车站介于单体和综合体之间。候车室在火车上方,但仍有候车室的概念,仍需先找候车室再找检票口,从候车室到达站台仍有一段路要走。(部分火车线上方是露天的,使得部分候车厅里能看到火车,有机场看飞机的感觉,通透性较好)考虑了与地铁的换乘,但是换乘流线较长。公交车仍要到站外搭乘。
:
: 第三代:以北京南站为典型,
: 火车站为综合体,统筹考虑了候车、公交、地铁、自驾等多种交通方式。候车室在站台正上方(所以淡化了候车室的概念,进站乘车直接找检票口即可),检票后下楼梯/扶梯/直梯即可到站台,检票出闸机后就是地铁站厅(车站地下一层),下楼梯/扶梯/直梯即可到地铁站台。乘公交、打车、自驾也都比较方便,不用出站。
: 且做地铁到火车站后,有快速进站口(非全时)。
:
: 第三代半:以北京丰台站为典型,
: 自以北京南站为代表的第三代火车站出现后,后期火车站无太大变化。丰台站的亮点是有地面和高架2个站台层(一般火车站基本为1个站台层,即地面站台层)。但缺点是地铁不在火车站的正下方,出站后做地铁要走一段路。
发自「快看水母 于 ALN-AL80」
--
FROM 123.1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