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了。呵呵。
对号入座规定是其一。关键是规定的执行。
如果主观不去对号入座(比如某乘客说:这趟热门车次,我一定要坐、一定要坐、一定要坐;虽然我没买到这趟车得票,我也要坐。不然你说的公交化在哪里。严重超员的问题,我不管。),如何应对。
客观上没有做到对号入座(比如你提倡的提前十分钟到站检票,压点意味着有较大风险没赶上),如何救济。
更复杂一点,如果有乘客要用后者方式达到前者的目的。
对于车多的短途没大问题,车多意味着下一趟能走,短途意味着站一阵能接受。长途都是问题。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简化安检、检票的查验步骤,就符合你说的"公交化"了?
事实上,比如苏州站,进入候车室没有实名制验证步骤,只有一个安检步骤;候车室进入站台一个刷身份证验票步骤;大部分高铁车次从站台到上车,并不验票。
已经和苏州地铁的一步安检、一步刷公交卡一样了。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号入座根本就不是问题。
: 谁规定公交化就不能对号入座了?
: 火车地铁公交化运营,更多是指安检、检票这种环节,和公交车一样方便。
: ...................
--
修改:zea FROM 116.227.77.*
FROM 116.2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