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长者赠书的沧海遗珠第二本,原来长者一直保持着对社会和人群的关注(偷窥),值得学习。挺薄的一本书,比较喜欢作者在扉页的自我介绍 :“身在学院、心在四野。沉溺自我、关切社会”,这才是一个地青/社青应有的态度。书中所述的80后是指没有“先在资本”、“经济基础一般、工人、农民或者小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80后。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作者的思考,下半部分为5个Persona的访谈录。 语言使用流畅易懂,丝毫不晦涩,不过整体色调偏暗,虚无、怀疑、反抗、无奈。究其原因应该是把人放到了社会的“阶层”中去认识,以外在定位内在。不过即使暗淡,从启发思考角度来讲也是极好的。
人自从脱离了自然,就一直在寻求“存在感”,即如何证明我来过?作者说“在80后的生长中,历史是历史,生活是生活,只有在很少的时候,历史和生活才发生了对接的可能,比如大地震,正因为这种机会是如此之少,才有那么狂热的历史参与症状。从这个意义上讲,80后是历史存在感缺席的一代。”作者在此段以前也提到了“Wen革”,可我却想到了小波书中用水雾来比喻的那10年历史。亲身参与者觉得那段是水雾般的虚无,怎么到了后代却被推崇为存在感的证明了呢?见证了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意识的碰撞、各种黑天鹅事件,还觉得存在感缺失,成了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真的是略显矫情了。作者又说“但是,也许只有在80后的这一代年轻人这里,我们才能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居然可以如此矫饰、华丽的上演,如此地没有痛苦感”,难道必须得以痛苦来证明存在么?韩寒的“抵抗”和郭敬明的“假面”(虽然这俩我都不咋喜欢),不也正是自我存在的方式嘛。作者还说“今天的80后青年人非常善于模仿生活,但是,却不会构建真正有效的生活。你可以和他们成为朋友,但你没有办法与他们进行严肃认真的交流”,却让我想起来孔老夫子的“三人行”说,也许他人深陷于某种欲望、痴念、追求,可这些正是单纯而生动的生命力,总比陷入虚无的阶级定位不可自拔,要真实的多。况且对所谓的“小资产阶级”又真的是那么科学的概念和定位么。
还是下半部分的访谈录更为真实。特别是第一个W的语录中“我觉得中国的年轻人这些年来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生存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当然,还有后面东莞的小老板、打工者的经历,反映的这个时代的无奈。时间不够,不瞎掰掰了。警醒的是不要以“观察者”的视角而冷漠对待,而是要积极的关切和支持。
“世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他人看不穿”、“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那么多的生活哲学,到了人生半道的80后,选一个,有困惑的像作者一样,能憋出点有价值或警醒的东西也行。
--
修改:waterlily3 FROM 58.35.142.*
FROM 114.2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