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旧友说:他在**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面对矛盾。吾想,自己也是在这个路上。宏大的课题、渺小的存在,无限的问题、有限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矛盾中。好心人分析世界形势,提醒屯些粮食吧,且听未做,但提起了兴趣想看看农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选了《中国农业的真相》来读读。读罢不得不说,加深了对矛盾的博弈认识。
作者说真相是“外资控制和渗透中国农业的真相”,然而 “社会大众对真相缺乏了解,比真相本身更为可怕。”全书讨论的热点从中国大量进口的大豆、棉花、玉米,到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种子(和转基因种子)、肥料,饲料,再到热点的猪肉,最后讨论了零售端的“最后一千米”。虽然书中的数据和资料截止2012年,但是自古套路恒久远,读一读,联想下,开始理解点了这个关系国际民生的第一产业的复杂博弈。
先从大豆说起,豆子起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普通民众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地主也得过节才吃上肉啊)。但是目前,中国确是最大的进口国(从美国和南美进口)。听起来这个设计还不错,我们保证自己的主粮安全,使用国外的大块土地来更高效的种植这种经济作物。然而某帝及大粮商必然有自己的算盘,2003年的价格过山车事件,就凸显出对期货市场的不熟悉导致的行业巨大损失,由此引发了压榨企业被外资收购,外资进一步要求必须绑定采购进口大豆。而进口大豆,特别是美豆因为大量的政府补贴价格更低,就靠这套组合拳把国产大豆踢到了游戏圈以外。正如前任国务卿基辛格所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这样就理解了为什么农产品和政治关系的好坏如此密切,参见某国牛肉进口最近被封事件。
棉花的策略是:棉花补贴+缺口论+纺织品设限。虽然中国可以利用配额来限制进口,但是结果就是造成国内棉纺企业的成本过高,而其他纺织品加工大国,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本身不怎么生产棉花,全部使用进口低价棉花,另外两个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成本比国际价格还低一截。就这样,国内棉农不赚钱,棉纺企业不赚钱,而外面的呼声却号召中国的棉花缺口很大(生产了那么多衣服)。更不幸的是,我们自己的数字也没有查清楚,加之阴雨导致了减产的预期,由此引发了抢棉花大战。可是实际情况是发改委增加点配额,棉价就会直降。可见参与2004年棉价大跌事件各方损失,从普通的农户,到中储粮损失的6个亿。作者说低价棉才是未来之道,调节国内和国际棉花价格,维持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听起来很有道理。
玉米也挺精彩:“生物能源竞赛+粮食价格危机”也就是某帝想通过玉米乙醇来替代燃油(现在应该不用了吧,毕竟有了页岩油),而我们也跟进了,原因不在于它的能源效率高,而是更在于有补贴。想起听到的一句话:如果一个行业是靠补贴活着的,那肯定活不久。
再有的就是土地了。作为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要保障粮食安全,还不想被诟病为第二代殖民主义“掠夺资源,让穷国更穷”(2009年国际农业产业这联合会副主席高芬。大豆耕种是导致亚马逊雨林的消失的重要原因。),书里面提到一位领导(陈锡文)表达的官方态度更为合理:“中国农业在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中,重要的是争取双赢和多赢的格局。他认为,可以到一些粮油的出口国家去设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厂,帮助当地扩大就业,也把一部分企业利润和税收留在当地。还可以采取技术和经济的援助措施,加大对非洲地区的援助。”
其他就不再多说,无论是种子还是猪仔,暴露的问题都在于产业链条的割裂,让科研单位的科研,参与到生产和销售中,而不是割裂,也许可以扭转99%的种子企业没有研发能力、落后发到国家育种水平20年的状况。时不时读一点警醒的文章挺好,保持头脑清醒。
--
FROM 114.2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