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书是必须要看的,无奈很多都太高深,仅拿来催眠怕是不尊重作者也浪费了生命,于是每每望而却步。经人推荐,读了这本《置身事内》,很不错。没有那么多原理性论述,解惑了很多名词,比如分税制改革、财政、地方债、土地财政、城投公司、地票。也讲解了光伏产业、京东方等案例。最可贵的是学术精神严谨,完全是按照论文的方式来标注的。要挑剔的提点建议的话,那就是国际比较中能多加点发展中国家间的比较案例不。
全书分上下两篇。能够通俗的让体制外的人了解体制内 。在上篇微观机制中。从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讲起。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党和政府的关系等。还讲解了什么是“地方财政”、分税制及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地方债,基本上总是被串联起来,尤其是家中一基层年轻干部亲戚表露出担心和疑虑。看过了第三章(政府投融资与债务)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在查询一些企业的时候股东名单上总有**城投公司的影子。也理解了那个时期腐败与高速发展的共存。最喜欢的是第四章《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里面有京东方的例子惊心动魄,一个产业的成功突围(夏普的搅局),一个城市(合肥)的崛起。还有光伏产业令人唏嘘的历史,虽然有赛维的破产,但仍有目前高效率产业的状态。
下半部分讲宏观,就是各路大咖讲比较多了的,毕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篇里面的城市化与不平衡、国际国内失衡也是应有之意。
想想人如微尘,但是这风、这雨不都是一粒粒微尘组成的嘛。微尘的价值不在于自身,而在于他是整体的一部分。感慨发了,这书还是没有读透,有空还得再翻。

--
FROM 123.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