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正在看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一提到余华,就想到《活着》,可惜我只是看了同名电影,并没有勇气看小说。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从小说的自序开始,在自序的第一段说到“时间的距离则像目光一样简短,七年之间就如隔桌而坐。”我就深深的被吸引了。
大概是年龄大了的原因,对这种时光以及死亡的主题,我难以抗拒。
里面叙述了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兄弟朋友各自的命运,站在局外人看这些人,最深刻的印象的大概就是:谁能避不开命运的安排,谁都不能抵挡衰老和死亡。
这点是不是和百年孤独很契合?
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能够真切、准确的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
FROM 223.104.38.*
我看的时候脑海里都是各种画面,感觉也挺压抑
【 在 lotus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提到余华,就想到《活着》,可惜我只是看了同名电影,并没有勇气看小说。
: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从小说的自序开始,在自序的第一段说到“时间的距离则像目光一样简短,七年之间就如隔桌而坐。”我就深深的被吸引了。
: 大概是年龄大了的原因,对这种时光以及死亡的主题,我难以抗拒。
: ...................
--
FROM 218.244.57.*
余华的书适合夏季阅读。
【 在 lotus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提到余华,就想到《活着》,可惜我只是看了同名电影,并没有勇气看小说。
: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从小说的自序开始,在自序的第一段说到“时间的距离则像目光一样简短,七年之间就如隔桌而坐。”我就深深的被吸引了。
: 大概是年龄大了的原因,对这种时光以及死亡的主题,我难以抗拒。
: ...................
--
FROM 111.18.250.*
谢谢推荐,也去看一下
【 在 lotus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提到余华,就想到《活着》,可惜我只是看了同名电影,并没有勇气看小说。
: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从小说的自序开始,在自序的第一段说到“时间的距离则像目光一样简短,七年之间就如隔桌而坐。”我就深深的被吸引了。
: 大概是年龄大了的原因,对这种时光以及死亡的主题,我难以抗拒。
: ...................
--
FROM 222.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