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历史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阿
《世界通史》里说文艺复兴之所以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东方,很大程度上,在于东方大一统的安稳,而西方却始终处于战乱的不安,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北宋太平时节养的八十万禁军全然无用,反而靖康之耻后,以半壁江山反而涌现了以岳家军为代表的中兴四将的强大军队。
同样的搞维新变法,日本成功,大清失败,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是个小岛国,危机感重,所谓国难思忠臣,所以鬼子幕末的时候动不动就有人天诛啥,鬼子是从牙缝省钱买军舰赌国运,反而我大清地大物博,耗得起,连海军军费都挪用,在甲午之前,根本没有人会相信自己连鬼子都打不过。
后来多年国耻,才产生足够的忧患感,我中华也是前仆后继,英杰备出,才终于有了我们现在的大国崛起。
--
FROM 112.12.172.*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能瞎说,幕末的1860年代,
: 西方大国的国民也是很大比例穷困的。
: 东亚、南亚就更别说了,
: ...................
其实日本所谓的武士,就是西欧所谓的骑士,日本更像西欧那种封建领主制度,也只是几百个领主互相斗殴后强行统一,作为经常被台风地震火山光顾的岛国,天生就充满危机感,所以转化起来,也比野猪皮这种奴隶主制度容易。
《走向共和》里各种对比,慈禧一顿一百个菜,还挪用水师经费建园子,上行下效,手下各种猫腻就不说了,而明治牙缝里挤出钱买军舰,一天只吃一顿,手下也各种捐钱。
北洋水军只是纸面上吨位与日本一样,但其实战前准备就输了三分。
虽然北洋水军有日本水军没有的战列舰,但跑的慢,还没足够的炮弹。你战舰大,挨了苦味酸炮弹一样要沉,再加上速度慢,被鬼子快船放风筝打,大有什么用,这就好比两个人用枪决斗,块头再大,一样挨了枪子就死,唯一防弹的法子就是跑的快,别中弹。
关键是北洋的巨舰自己的炮弹也没几发。
用李鸿章对光绪的话说,我北洋巨舰虽大,但其实就和水面上漂的棺材没区别。
自从进入铁甲舰时代,还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海上对决,现在终于有两个不怕死的出来当实验品了,那列强还不都一个个像见了血的苍蝇般派出军事观察员涌向东方?
其实甲午战争里,陆军对战,清军装备甚至略高于倭寇,因为大清地大物博,买得起吗,而鬼子在甲午赌国运前,其实是很穷的。但是鬼子们各种鬼畜的猪突,几年后连毛熊也顶不住,何况八旗的大爷们。就事论是,论打仗不要命,这些前几年还是武士的鬼子鬼畜,真的比养尊处优的八旗大爷们强的多。
不以成败论英雄,但鬼子就是甲午这一把捞足以第一桶金,才慢慢发展起来,到了二战的时候,才有本钱一口气吞下大半个东亚与东南亚,连丑国与英法都敢一起惹。
--
修改:lanlingxiao FROM 112.12.233.*
FROM 112.12.233.*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1860年代倒幕的明治志士是中下级武士,
: 是特权阶层,他们再穷也能温饱生活。
: 这跟穷富无关,就是人的基因驱动的,
: ...................
戊戌六君子被你吃了啊
--
FROM 112.12.233.*
【 在 how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事儿, 你不用解释, 我觉得中国人骨子里有996的宿命, 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
“我可以培养出很多996,只要我自己不用996,中国人骨子里有996的宿命就是好事。”
--
FROM 112.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