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近期李白电影大热,谈谈历史上李白杜甫高适的真实关系
坐在一家冰淇淋店里,时间线上有个别事情没有按历史年代补齐。
作为一个在价值观上趋同李白,有些内容可能不太准确,但故事脉络还是值得一读的。
李白20几岁时,离开四川老家,带着充足的旅费,带着自己的诗文,如《蜀道难》,如“林深时见鹿……”,旅费折合现在(约200-1000万),开始了自己的游学,求官,访仙之旅。
李白出身四川的富商家庭,写过一首著名描写唐朝炼铁工业的诗,有一句是“赧郎明月夜……”,贵州安徽的文人经过考证,认为李白家族在当地有一座矿山的产业。
李白的一开始到了金陵,在花花都市里挥金如土,快意人生,但凡来找帮忙的,借钱的士子朋友,李白皆慷慨相赠,毕竟李白生性豪放+家里有矿。
李白的游学并不顺利,漂泊多年后,在30多岁时来到湖北安陆,娶了一位富商的女儿,过着平淡的日子。李白后来自述说“酒隐安陆,十年”
李白早年的游历并非完全无用,交到的朋友也并非全部都是酒肉朋友。在李白约42岁的时候,命运的转折点来了。
李白的诗文中有无法掩盖不住的才华,《蜀道难》灯名作被一位在长安颇受尊敬,与皇族颇有渊源的老诗人贺知章看到了,于是贺知章向长安的一位著名贵妇,一个爱好文学诗词的公主大力推崇李白。
公主被李白的才华惊艳,于是去找了皇帝,皇帝同样惊艳,于是绕开科举,直接下诏,征召李白入长安做官。
李白42-43岁时,得意洋洋的辞别安陆的亲友,来到了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长安。
长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作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诗人,加上性格豪爽,李白得到了长安皇族,文化圈,平民的一致喜爱。
皇帝为李白磨墨,贵妃为李白调羹,力士为李白脱鞋。
这样的巅峰待遇,后世不再有任何文人
李白洒脱不羁,不能适应官场的潜规则,冒犯了权贵高力士,高力士的级别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厅主任。高力士讨厌李白,皇帝也觉得李白不适合做官。
皇帝暂停了本有意给李白的中书省的中层官职,并提前结束了李白诗待诏的官职,作为补偿,皇帝给了李白一大笔现金赏赐。
李白的效应鼓舞了当时的诗人们,有很多的诗人希望以自己的文学创作,来获得上层社会的认可,开启自己的仕途。
这其中,就有高适,杜甫。
当时40岁的高适已经有写出了自己最杰出的边塞诗《燕歌行》,但他的性格没有李白那么受欢迎,在长安没有得到重量级人物的举荐,只能过着收入不稳定的生活。
高适听说李白不做官了,且手上很宽裕,就来找李白。
杜甫,也已经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伟大诗篇,并视四川老乡中的传奇——李白为偶像。
20多岁的杜甫作为一位追星族,也带着诗文从四川一路到了长安,并找到了李白。
李白对未来的生活从不考虑太多,于是三人一合计,打算拿着皇帝赏赐的钱,和两位小弟去旅游。
这场旅游中有一件事药提一下,是李白带着2个小弟去拜访道教人物司马承祯,在得知司马道长已经去世后,李白写下了自己唯一的书法真迹《上阳台赋》,被后世的无数皇帝,如宋皇帝赵徽宗,满清皇帝干隆,伟人毛湘潭视为至宝。
三年壮油结束,李白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三人于是作别。
一转眼,就是安史之乱。
高适在这场旅游后,大概是借着李白的人脉打开了仕进之路,官场一路畅通,做官做到了集团军司令。高适越来越忙,写诗越来越少,可能是想洗去自己身上“李白挚友小弟”的标签,高适也从没有写过回忆李白的诗。
杜甫继续自己的干谒,终于被平叛的新皇帝接见,给了个左拾遗的司局级官职。杜甫在离开李白后,很牵挂李白,写了很多回忆李白的诗。李白得知后,部分做出了回复。
李白作为当时天下文人的精神偶像,被永王请进了幕府做顾问幕僚。
高适得知永王平叛,于是率领自己的军队一路奔袭,打败永王的部队,斩杀了永王,俘虏幕府的大批官员关押了起来,包括李白。
李白得知军队的统帅是高适,于是在狱中给高适写信,高适没有回信。
不仅仅是李白,在高适仕途飞黄腾达的这段时间里,很多长安的故人给高适写信,或求官或求财或叙旧,高适都没有回复。
这就是文人的凉薄,特别是早年生活坎坷备尝艰辛的文人,在飞黄腾达后,是不愿意回忆自己的苦难的。
高适最后做官做到了节度使(约省委书记),散骑常侍(约立委)。
李白最后是在自己早年救过一命的逃犯,大将军郭子仪的相助下,被皇帝特赦。
自此之后,李白和高适就没有见过面。
所以,看一个文人对你有没有情,念不念你的好,就看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愿不愿意提到你,在他颠肺流离,飞黄腾达时用他的才华来称颂你。
--
FROM 223.104.148.*
非常好的一部电影
赞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坐在一家冰淇淋店里,时间线上有个别事情没有按历史年代补齐。
: 作为一个在价值观上趋同李白,有些内容可能不太准确,但故事脉络还是值得一读的。
: 李白20几岁时,离开四川老家,带着充足的旅费,带着自己的诗文,如《蜀道难》,如“林深时见鹿……”,旅费折合现在(约200-1000万),开始了自己的游学,求官,访仙之旅。
: ...................
--
FROM 36.143.62.*
高适对杜甫不错,经常接济杜甫。
--
FROM 124.64.23.*
【 在 zhangtai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适对杜甫不错,经常接济杜甫。
这个里面有一些地理,时间不太对,另外主观成分也比较多。
高适飞黄腾达,得知李白卷入永王叛乱后,就烧毁了和李白往来的诗文。
然而,太白名动天下,结识的权贵何止区区一介省委书记高适一人。
高适不愿意帮忙,自然有别的权贵愿意帮忙搭救。
李白流放遇到大赦,在暮年又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好诗。
至于杜甫,杜甫向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高适求助,诉穷,表示感谢的诗至少写了4首。
“故人赠禄米”。
高适都没有回复,后来高适与吐蕃战斗不利,被撤职回长安任闲职养老。
继任的四川省委书记严武,给杜甫的帮助远在凉薄的高适之上。
--
FROM 180.107.66.*
纵观历史,知识分子,不在基层干过的干部,绝大部分擅长斗人而不是做事。所以让他们讲感情,讲人文情怀,不如屠夫。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坐在一家冰淇淋店里,时间线上有个别事情没有按历史年代补齐。
: 作为一个在价值观上趋同李白,有些内容可能不太准确,但故事脉络还是值得一读的。
: 李白20几岁时,离开四川老家,带着充足的旅费,带着自己的诗文,如《蜀道难》,如“林深时见鹿……”,旅费折合现在(约200-1000万),开始了自己的游学,求官,访仙之旅。
: ...................
--
FROM 49.5.225.*
学习了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坐在一家冰淇淋店里,时间线上有个别事情没有按历史年代补齐。作为一个在价值观上趋同李白,有些内容可能不太准确,但故事脉络还 ...
--
FROM 117.129.11.*
你有文人的特性。
高适借着李白的人脉打开了仕进之路?李白在官场上是有个屁人脉。
高适是在哥舒翰兵败被俘后,独自跑回,向玄宗解释,被玄宗看上了。
玄宗最瞧不起李白了,说李白是天生穷鬼的命。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适在这场旅游后,大概是借着李白的人脉打开了仕进之路,官场一路畅通
: ...................
--
FROM 123.112.205.*
【 在 yh55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有文人的特性。
: 高适借着李白的人脉打开了仕进之路?李白在官场上是有个屁人脉。
: 高适是在哥舒翰兵败被俘后,独自跑回,向玄宗解释,被玄宗看上了。
: ...................
高适在长安混到40岁,一事无成,无奈回到睢阳老家。
得知李白被赐金放还,来到洛阳并与来一路寻李白的杜甫相会时,
高适离开老家也来到洛阳。
从此三人结伴同游。
长游之后,高适大约在49岁中进士,而后仕途飞黄腾达。
唐朝的进士,并不完全是考试成绩说话。如王维在科举考试前走玉真公主的门路谋求状元,公主得知状元已经内定,也只能给王维安排了个考前的名次。
唐慕汉,唐的科举,可说还是有一定的“举孝廉”的成分的。
高适之前在长安多年并不顺利,
或者是李白的精神打开了高适的格局与眼界,或者是李白乐观的人格给了高适二次成长,或者是李白的某一朋友或粉丝原因接见高适。
总之,不能说二人完全有关系,也不能说完全就没有关系。
但李白对一事无成的潦倒高适什么态度,飞黄腾达的高适对自己统帅的军中阶下之囚的李白什么态度。
泾渭分明。
--
FROM 180.107.66.*
20多岁的杜甫作为一位追星族,也带着诗文从四川一路到了长安,并找到了李白。
就凭这句话就知道你对于基本的事实完全都不清楚,就别在这高谈阔论了。。杜甫第一次见李白是三十多岁,李白已经四十多岁,被赐金放还,正是郁郁不得志之时遇到了杜甫。另外,杜甫从四川一路到了长安又是什么鬼。杜甫那时候根本没去过四川,而且两人是在洛阳相遇。你这短短一句话就没有一点是对的,我也是服了你个老六了。。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坐在一家冰淇淋店里,时间线上有个别事情没有按历史年代补齐。
: 作为一个在价值观上趋同李白,有些内容可能不太准确,但故事脉络还是值得一读的。
: 李白20几岁时,离开四川老家,带着充足的旅费,带着自己的诗文,如《蜀道难》,如“林深时见鹿……”,旅费折合现在(约200-1000万),开始了自己的游学,求官,访仙之旅。
: ...................
--
FROM 120.244.22.*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多岁的杜甫作为一位追星族,也带着诗文从四川一路到了长安,并找到了李白。
: 就凭这句话就知道你对于基本的事实完全都不清楚,就别在这高谈阔论了。。杜甫第一次见李白是三十多岁,李白已经四十多岁,被赐金放还,正是郁郁不得志之时遇到了杜甫。另外,杜甫从四川一路到了长安又是什么鬼。杜甫那时候根本没去过四川,而且两人是在洛阳相遇。你这短短一句话就没有一点是对的,我也是服了你个老六了。。
我已经说了,这一篇是仓促之间纯靠阅读记忆匆匆写的。没有参考查阅任何资料。
你所知道的这些全部,都在另一篇《高适749年中进士》里补齐了。
--
FROM 223.1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