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读书的烦恼
读书本是一种愉悦精神的幸事,只是在享受精神时,也渐渐衍生出一丝苦恼。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点,是疑问顿生,不知不觉中滋生了一种追问的毛病。不再像以前那样全然相信,奇怪的也同时也会衍生出很多的疑问,想去追问真相。比如流传已久的道德经,据说不是原先的版本,我想知道原先的版本是什么,删减的是什么呢。
二是顿生贪心。纵观古往今来种种经典书籍,恨不得都想读一遍,甚至于很久之前读的诸子百家之书也想重读一二,这还不包括最近颇为热点的AI、芯片等等,只恨时间太少,自己总不能只沉浸于书堆中,做一个书呆子不成,何况还有终身大事为能解决掉呢。
--
FROM 183.242.23.*
确实,现在不盲目去信什么了,只是同时也会衍生出一些困惑来,会不停地去追问下去,可是受制于时间、精力、资料等原因,好多时候也解决不了,好在现在寻求到一条舒缓的途径,记录下来了,多少也好点,
【 在 profou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点是好事啊!批判性思维,读书人求之不得的能力,国内教育最缺这个!
:
--
FROM 183.242.23.*
是啊,其实历史什么的,我感觉很多只是后来人的一种解释罢了,不免会掺杂一些目的在里面。社科类的也是一种文化使然,是不是科技这种理工类的书籍会好一些呢
【 在 zhongxing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尤其是看了很多阴谋论的东西以后,更对历史、经济等内容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 感觉以前看的很多东西都是幻象。
: 下载一个国标的学科分类看看,每个人能看懂的东西往往只占人类知识的一点点,大量
: ...................
--
FROM 183.242.23.*
是吗,区别大吗,
【 在 dragonr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帛书版道德经,京东有卖的。
--
FROM 183.242.23.*
那看来还是有区别的,有必要读一读。
【 在 dragonr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古本的跟后来改的差20%我记得。
--
FROM 183.242.23.*
不知道啊,没看过帛版的,打算看看呢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佛jing也好,道德经也好,也包括其他诸子百家经典,需要领会的是其中的意
删减的部分一般来说不影响文章的意,除非这部分...
--
FROM 222.249.159.*
嗯嗯,就是要多读啊,其实多多与同路者多交流也可以解惑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方面书是读不完的,终身大事可不要拖。
: 另一方面,书读多了自然会有困惑,因为不尽相同,有时还是矛盾的。读书多产生的困惑,要解决,可能还需要一些技巧。这里举一个例子,是吴忠匡先生的回忆。
: 《围城》中所描写的“三闾大学图书馆”与国师的图书馆相关。在国师期间,钱钟书保持好读书习惯,当时担任钱基博的助教吴忠匡与钱钟书一处读书,同桌进膳,他回忆钱钟书在国师的情景:“老先生(指钱基博,笔者按)每天自清晨到深夜,总是端坐在他的大书案前无间隙地、不倦怠地著书立说,编撰中国文学史,写读书日记。中书也是整天埋头苦读,足不出户。一般午前的时间,他都用它来阅读外语书籍,大部分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剩余的时间,他阅碑帖,临写草书。”
: ...................
--
修改:xksh2021 FROM 183.242.23.*
FROM 183.242.23.*
有道理
这种情况,我曾经也遇到过,后来发现还是自己浅薄了,静下心来,发现每本书都有可取之处,且真理总是相对而言的。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带着问题读
: 当然了,自己要先对问题有足够的思考
: 然后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
--
FROM 183.2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