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读"名著"的意义
所谓的文化自觉性问题。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旻族的身份认同基于语言,宗教,地缘
: 中国的身份认同是语言,文化
: 孔孟文武,程朱阳明,庄老韩非,丘明马迁,李杜曲词,苏韩文章,曹施吴罗
: ...................
--
FROM 218.0.168.*
最后一行是
ps: 以上名著均指小说
【 在 earthm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说说读"名著"的意义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r 8 10:39:15 2024), 站内
:
: 低一点,中学生读名著能提高文学素养么?
:
: 答:肯定能。这就跟吃饭一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果天天
: 吃网络垃圾,开口就只会“碉堡了”“666”“yyds”。
:
: 中学生要是把诗经楚辞昭明文选唐诗宋词都读熟悉了,还能背
: 诵一些,文学素养肯定高啊,作文毫无疑问就有素材了。
这话没错 就是要求有点高
就说水浒 把山神庙 鸳鸯楼 镇关西 三篇读透都能大幅提高作文水平
可惜当时不知道 光图一乐了..对不起语文老师
:
: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 1 中学生读名著能提高文学素养和水平么
: : 以我个人的感受: 感觉不到
: : 因为读的主要是故事情节 不会考究细节 去了解历史社会背景 以及语言技巧
: : ...................
:
: --
: 民主式的社会中,必须有自由讨论的习惯,有肯与他人调和的性格,
: 有在真理面前自甘让步的气量,有据理力争而不伤和气的胸襟。
: ---张东荪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18.0.168.*]
--
修改:computec FROM 222.129.4.*
FROM 222.129.4.*
【 在 earthm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的文化自觉性问题。
:
所谓衣冠难渡,其实哪里是衣服,而是人的社会角色,所以不管是衣服脏还是衣服破,是囚犯还是神经病,是真还是假,说白了就是你对人没有利用价值,结果都一样做不了人了,没有区别。
但可能反过来更广义的想人不过是这天地的匆匆过客
数十年里数百个月,到头来不都是一样。
所以能过一天是一天。
※ 修改:·lanlingxiao 于 Mar 8 15:25:20 2024 修改本文·[FROM: 112.12.173.*]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2.12.173.*]
修改:lanlingxiao FROM 112.12.173.*
FROM 112.12.173.*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行是
: ps: 以上名著均指小说
:
: ...................
其实古人用十六个字就说明白了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养浩然气
--
FROM 112.12.173.*
【 在 whatswr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名著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打开眼界,用批判的视角看待并思考问题。你的开篇就把
: 名著给定义狭隘了
: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全盘接受任何现成的思想,无论多少个源头,其实都不能算自己的思想。
但不接受任何外来的思想,你也不可能发展出多高深的思想。
所以唯一的法子就是接受多个源头,自己分析消化,才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
但这个工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不是谁都有这个功夫完成这个系统工程,甚至需要耗费一生的读书思考。
《冰与火之歌》里小恶魔说,长剑用磨刀石磨,越磨越锋利,脑子要用书本去磨,越磨越清晰。
--
FROM 112.12.173.*
【 在 ab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有一个会思考的脑,一个会产生感情的心,一条会说话的舌。所谓攻心,还不够,还要攻脑,攻舌。所以,最彻底的文化战争,是创造一个思考模式,让敌人跟着我们思考;创造一种感情,让敌人跟我们共情;创造一种语言,让敌人跟着我们说话。

--
FROM 112.12.173.*
别的不知道,老夫小时候,作文写的好的,都是读书破万卷,红楼读几遍
--
FROM 112.64.68.*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中学生读名著能提高文学素养和水平么
: 以我个人的感受: 感觉不到
:
: 因为读的主要是故事情节 不会考究细节 去了解历史社会背景 以及语言技巧
: 这和看个电视剧,商业电影没什么区别
: 是没有什么深刻思考的 也就是稍微拓宽一下视野 知道当下生活之外别的可能
: (但
: ..................
--
FROM 120.244.235.*
读得有乐趣,就自然内化于心了,挺好的呀。
小时候无聊没书看,水浒传读了十几遍的,放在枕边,
经常没事就翻着看。
现在想想我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是好事,想娱乐就得打乒
乓球下棋游泳读书,最近感觉要废了,经常在微信群里
叨叨叨,看书的事都给耽误了。现在的小孩子手机和游
戏过于发达了,培养阅读习惯很难。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行是
: ps: 以上名著均指小说
: 这话没错 就是要求有点高
: ...................
--
FROM 218.0.168.*
乱解读,衣冠南渡是诗书礼乐的南渡,是文化的南渡,什么“人的
社会角色”,完全跑偏。
之所以用衣冠指代文化,是因为礼乐文化的外在显现就是衣冠,子
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这个意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里的质就是本,是内在的,是内容,文者纹也,外在的形式和图
样,《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小同学,你表达欲很强,这本来是好事,但是经常有硬伤,说明底
子不足。读书版的版规底线是“基于文本”的讨论,你的很多想法,
并没有什么基于文本的依据,长篇大论的发表在读书版,是不合适
的。
建议你把中国古典的必读书单读了,西方古典的必读书单读了,再
多多思考,发表言论。读书版是公共版面,过于占用公共资源是不
对的。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衣冠难渡,其实哪里是衣服,而是人的社会角色,所以不管是衣服脏还是衣服破,是囚犯还是神经病,是真还是假,说白了就是你对人没有利用价值,结果都一样做不了人了,没有区别。
: 但可能反过来更广义的想人不过是这天地的匆匆过客
: 数十年里数百个月,到头来不都是一样。
: ...................
--
FROM 218.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