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推荐《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书籍,深入浅出,写的不错,最好看台湾翻译的版本!
--
FROM 123.121.61.*
是的啊,惯性太大
【 在 anglealq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放在国家层面也一样,群体 比 个体 的惯性更大,更难改变~~~
--
FROM 123.121.61.*
精神分裂也是改变啊。。。
一个人容易改变,其实也很难,相对容易一些,一个群体要改变起来,难度要大得多。。。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国家比个人更容易改变,南北韩、东西德本来是一个国家,后来各奔东西。如果是一个人,这就得精神分裂,但国家选择相反的道路毫无障碍。
--
FROM 123.121.61.*
嗯,这么说说得通。偶然必然主动被动有的时候也是说不清的。。。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群体有意去改变是困难的,但被偶然性改变很容易。一个人则相反,自己主动改变很容易,但难在自己想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FROM 123.121.61.*
看完没有啊,兄弟。。。
科技的发展需要土壤。。。
现代的科技文明各国都可以用,为什么大家的经济差距那么大呢?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结的不对,其实还是科技发挥大作用了,制度影响没那么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123.121.61.*
很简单啊,不保护专利权和私有产权,谁愿意发明创造搞创新啊
人都是利益导向的。。没有例外。。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完了啊,我就表达下我的看法,科技和土壤的关系这玩意儿也没法证伪。
--
FROM 123.121.61.*
那为啥天才的科学家都在西方国家呢?
咱们的天才科学家杨同学也是在美国培养出来的。
【 在 j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些天才的科学家和这些专利啥的都没关系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78A」
--
FROM 123.121.61.*
金一南的筚路蓝缕也看过,没啥可祛魅的,看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咋回事,就不会被各种洗脑文章带偏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看完这本书的人,读一下金一南的《为什么是中国》,顺便祛魅一下。
: 诺奖里的非科学奖早已经成为zz工具。
: 科学奖估计也快了,如果中国科学家再努力一下,必然被针对。
: ...................
--
修改:leafleter FROM 123.121.61.*
FROM 123.121.61.*
有好几个朋友要找电子版的,在读书版这个帖子下有链接。
【 在 leafle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书籍,深入浅出,写的不错,最好看台湾翻译的版本!
--
FROM 123.121.61.*
书籍 版,不是这个版
【 在 pippeny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找到啊
--
FROM 123.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