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的新书《庄子新注新解》已上架,赠书约书评
好问题!我说一点儿和其他学者不一样的结论吧:
子桑之病,是少有的负面例子。过去人们总是试图从正面去解读它,想为子桑的行为找到合理性,这其实是走不通的。因为庄子对于子桑持的是批判态度。
简单地说,《大宗师》一章一共是六个寓言,前五个为正,最后一个(子桑故事)为反。
前五个故事,前三则论真人,中二则论真道,那么,子桑故事是最后一则,论人不真、道不真,这是对应的。
另外,子桑故事在《大宗师》之末,也在《庄子·内篇》前六章之末,至此庄学体、用已成,它其实是前六章的一个总结尾,和总开篇“鲲鹏故事”也是一正一反对应着的。
鲲鹏故事讲逍遥之美,子桑故事讲不逍遥之困。
如此一来,子桑故事的寓意就很清楚了。
【 在 namoamituof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如何评价《大宗师》最后一段的子桑?他的行为有什么寓意?
--
FROM 117.129.38.*
也是极好的问题!庄子有两个重要的主张,
其一,道可传而不可受,或者说,个人有个人的机缘。卜梁倚的故事就是这样:女偊只能告诉他一些基本的法门,然后守着他,等他自己参悟,而到了“外生”的境界之后,女偊也没的可守了,全凭自己参悟。
其二,真道不可言说,只可意会,不可显现,因为,言必有失,言必不真。庄子多次讲“大辩不言”,最后浑沌故事也是如此,儵忽凿窍而浑沌死——所谓凿窍,就是使浑沌发言,或者说,使大道显现于人前。
故此,庄子用各种寓言喻道,而不是直工直令地讲道,而且,比喻之后,庄子还要加上一句:我这都是吊诡的梦话啊,你们可别轻信。
【 在 namoamituof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
: 1.庄子即非凡人,为何没有交代自己的成道经历?只有一段似是而非的描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 2.庄子天人境界(不知道作者是否认同这点),为何这么多年都没有交代修行方法步骤?让众生也依此成道。
: ...................
--
FROM 117.129.38.*
应该上架了啊?我一会儿去问问编辑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微信读书看了,还没上架啊
: :有,微信读书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17.129.38.*
刚问过编辑,电子书得重新排版,所以会比较慢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微信读书看了,还没上架啊
: :有,微信读书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17.129.38.*
感动啊!《人生无意读庄子》被不少人认为是毫无根据的瞎写,听了老兄的夸赞,我就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吃到了一大碗冰激凌,感谢感谢!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礼貌吗
: 我去年在微信读书上看了一部分大神的《人生无意读庄子》,写得真好,今年就买了本实体收藏
: 时不时翻看
: ...................
--
FROM 117.129.38.*
是的,庄子其实不主张躺平,如果硬要说的话,列子更加主张躺平一些。
庄子主张的是逍遥。
躺平和逍遥的区别,大概等同于:啥也不干vs活得精彩。
【 在 lazzy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受教了。
: 我也觉得字义上就有明显的贬义,不说齐物论,看逍遥游通篇也是有明显的对比意义在的。
: 感觉是迎合这个时代,以及读者中所谓的躺平想法,个人主义等。
: ...................
--
FROM 117.129.38.*
庄子并不否定儒学的人道,只是觉得境界太低,人道不如天道。所以,庄子常常用一种“向下兼容”的态度来讲述儒学。
简单地讲,庄子的逍遥其实是两方面:一是对外物的祛魅,这部分有点儿类似于躺平的态度;二是对内心的建设,这是他积极进取的一面。
或者说,其实庄子又躺平,又进取。
【 在 lazzy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感觉他大量拿孔子说故事,应该也是认可甚至佩服的吧?只是看到了局限性以及觉得有些方面过头了之类的吧?
: 这么一说,逍遥游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大,包括最后两个例子,反驳大而无用,都得先“大”起来呢,何来躺平。
: 我目前的理解,逍遥有时可能是侧重自身心态上的吧,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的基调感觉蛮重的。
: ...................
--
FROM 117.129.38.*
惭愧惭愧,除了庄子也有别的……
【 在 mui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本微信读书没上架啊
: 另你出了好几本庄子的书。。。
--
FROM 117.129.38.*
这段话讲得好啊,挺适合我,哈哈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代胡文英《庄子独见》的一段话:“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 亲王《太白金星有点烦》里李长庚就用了这么个人设,最终把热心肠作为皮囊抛却之后方证大罗金仙,讽刺得很到位
: 你的“人生无意”读庄子也很到位,越是失意的,越需要庄子的这份逍遥,看透后的翩然
: ...................
--
FROM 117.129.38.*
不会不会,电子书有电子书的好处,我已经催着编辑在微信读书上尽快上架了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抱歉了,我有时候是听书,所以找电子书,支持没问题啊
--
FROM 117.1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