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進士試題》
唐穆宗長慶元年,禮部侍郎錢徽知舉,放進士鄭朗等三十三人,後以段文昌言其不公,詔中書舍人王起、知制誥白居易重試[之],駁放盧公亮等十人貶徽江州刺史。白公集有奏狀論此事,大略云:「伏料自欲重試進士以來,論奏者甚衆。蓋以禮部試進士,例許用書策,兼得通宵。得通宵則思慮必周,用書冊則文字不錯。昨重試之日,書策不容一字,木燭只許兩條,迫促驚忙,幸皆成就,若比禮部所試事,校较不同。」及駁放公亮等敕文,以為孤竹管賦出於周禮正經,閱其程試之文,多是不知本末。乃知唐試進士許挾書及見燭如此。
國朝淳化三年,太宗試進士,出巵言日出賦題,孫何等不知所出,相率扣殿檻乞上指示之,上為陳大義。
景德二年,御試天道猶張弓賦。後禮部貢院言,近年進士惟鈔略古今文賦,懷挾入試,昨者御試以正經命題,多懵所出,則知題目不示以出處也。
大中祥符元年,試禮部進士,內出清明象天賦等題,仍錄題解,摹印以示之。至景祐元年,始詔御藥院,御試日[所出]進士題目,具經史所出摹印給之,更不許上請。
※:唐宋考试六点值得注意:
唐朝考试放榜后可作废重考
唐朝考试可带书,
唐朝考试通宵。
宋朝考生不董考题可“相率”直面问皇上,皇上直接讲解
唐朝试子不熟悉周礼。
北宋考生私怀抄稿入场
北宋考试非以“正经”,以“古今文赋”为题,如清明象天赋。所以考生竟不知老子内容。
--
FROM 117.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