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胡适先生的一枚印象
胡适还是很吊的,他能看出这个模板来,算他对了。
北宋一帮人搞理学气学,本来就是对仏教的抵抗。
大家都知道仏道之争,其实都忽视了儒佛之争。
儒家没有下场而已,下场了极容易要被仏吊打的,
当时道佛都有个世界观,儒家没有。
只是占了做官的便宜,仏教不敢干他,但他们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所以北宋理气大兴,就是补这个世界观呢。
张载从仏教捞点便宜,也是正常。胡适能看出来,那眼光绝对一流。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对横渠四句讨论的一个继续。
: 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引用如下。
: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有一个小故事:著名天文学家高平子的孙子来拜访胡适,说到得意处,背起“横渠四句”来,还想让胡适给解说解说。胡适笑道:“你的祖父是研究天文的,你怎么不学点实在的学问,反而念这些空洞的话?这四句话,与佛家的四弘愿没有差别,看似宏大,但
: ...................
--
修改:carbon FROM 39.170.2.*
FROM 39.170.2.*
唐以前你看演易的大家算什么。
以及你知道为什么邵康节地位那么高了吧,程颐都要跟他做好朋友
【 在 benen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说儒家没有世界观呢?
: 易,周易啊!
: 胡适还是很吊的,他能看出这个模板来,算他对了。
: ...................
--
FROM 39.170.2.*
如果俩人都看出来了,那就是共识了,张载引进消化吸收了仏教精义
就比较好理解他再说啥了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出来的不仅是胡适,陈寅恪更厉害。
--
FROM 39.170.2.*
那你这一陈寅恪讲的跟胡适不一样
不应该说 也 看出了。
其次陈说天地是外延,但后面从天地又回去了,不整齐也。理解不如胡适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寅恪讲过,“华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先生是史学大家,横渠四句就是造极于赵宋之世的一个例子。《大学》有讲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按张载的说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更高的境界,为天地立心,这是思维领域的外延。从《大学》到横渠四句,历数千载之演进,一个千年后的外延。这也是说儒家文化了不起的一个依据。
: 陈寅恪在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撰写审查报告时说得明白:“窃疑我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从这一点看,陈先生跟胡先生是有区别的,陈先生更高明。
:
--
FROM 39.144.124.*
陈寅恪讲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你觉得对吗?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抱歉,天地是外延是我说的,我的理解。
: 我认为陈先生高明的地方,在于他用他的历史知识去解构当下,去解决社会文化的核心问题。你把陈先生,胡先生放到第二段里面,陈是什么位置?胡是什么位置?高下立判。历史的发展脉络,是按照陈的思路走的,是按照胡的思路走的,还是都不是?
:
--
FROM 39.144.124.*
这个你就跑偏了,实际上,中华民族往哪里走是一个问题,对张载的解读是一个问题。
你要关心的是陈胡对张载这段话来源和内涵分析哪个解读更准,胡说是来自仏教(四大愿),陈说来自自身(大学)。我认为胡解读的可能更准确。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先生的这段话刚好是在一百年前多一点。在这段话里,陈先生特别点出了北美或东欧,看看历史的发展进程,他怎么知道?陈先生可能是他们那一代里最具有家国情怀的了。
: 什么是旧途径,我的理解还是那个方法,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现在的考古发现提出我国文明的“满天星斗”模式,那么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这句话是有关联的,或者说论语里的这句话是有所从来的,其来源是比孔子的年代还要早古的文化交流的实践。
: 西方文化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对我国文化的最大冲击?这次冲击与历史上仏教的冲击比怎么样?中国历史上的仏经翻译时断时续,历经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符秦时代的草创发展时期、隋唐时代的全盛时期、宋代的基本结束时期,持续了近一千年。对西方的翻译已经发生了多少年?还会经过多少年?
: ...................
--
FROM 39.14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