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陈寅恪要这样评价自己的学问呢?
为什么陈寅恪要这样评价自己的学问呢?
“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
FROM 110.53.0.*
湘乡指曾国藩,南皮指张之洞;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一套。
【 在 bacm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陈寅恪要这样评价自己的学问呢?
: “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
FROM 223.104.110.*
现在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湘乡指曾国藩,南皮指张之洞;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一套。
--
FROM 61.150.12.*
还是有明白人呀
这么隐晦,不指点我真不明白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湘乡指曾国藩,南皮指张之洞;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一套。
--
修改:pixYY FROM 120.225.117.*
FROM 120.225.117.*
赞
【 在 bacmcent (bacm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陈寅恪要这样评价自己的学问呢?
:
: “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 --
--
FROM 114.246.238.*
现在没那么多西学了,经济上很多都是逆着西方来的
【 在 profou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6」
--
FROM 114.254.57.*
中学西学
各为体用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湘乡指曾国藩,南皮指张之洞;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一套。
--
FROM 36.157.185.*
“中学西学,各为体用”,这是你的意见,不是陈先生的意见,所以并没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 在 bacm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西学
: 各为体用
--
FROM 123.161.201.*
“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这个今当然不是说今天。文章的发表是在1933年,那什么是33年的“今学”?我以为就是新文化的影响,不认同孔家店,引进现代思想并成为潮流。胡适的是“今学”,鲁迅的也是“今学”,可见“今学”都不是一种。陈先生对“今学”是不认同的,甚至是警惕的,吸收借鉴是可以的,必要的,但不能是顶礼膜拜的。我们回顾过去,应该说陈先生是具有历史眼光的,但也是偏悲观的。
【 在 f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西学,各为体用”,这是你的意见,不是陈先生的意见,所以并没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
--
FROM 123.161.201.*
至于“中学西学,各为体用”,这样的说法也是有的。钱锺书出版《谈艺录》,在“序”中写有这样一句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是1948年的事情,有人称这句话为“十六字真言”。
【 在 bacm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西学
: 各为体用
--
FROM 123.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