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华盖集 这个与那个》里说到乾隆公然改《四库》的问题:“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删改了。最便当的是《琳琅秘室丛书》中的两种《茅亭客话》,一是宋本,一是四库本,一比较就知道。”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乾隆皇帝纂辑《国库全书》的四库馆实际上便是三百名汉学家的大本营,戴震也位列其中”“所毁图书538种共13862册”。三百名“汉学家”帮助满人抽毁自己的祖籍。除了戴震,据说还有邵晋涵、于敏中、陆锡熊、任大椿、程晋芳、周永年、朱筠、姚鼐、翁方纲、王念孙等国学巨匠应征入馆编校。这些“国学巨匠”甚至不如日俄战争时围观被日本兵砍头而无动于衷的那一大群中国同胞,因为他们没有动手帮日本兵的忙。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石头记》的命运也相同。脂本所以不得付梓,以手抄版本广流传,没有定本,是因为有贬胡正治问题。程伟元和高鹗改名《红楼梦》后方有一百二十回活字定本,共有两种:“程甲本”是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排印,次年发行的。“程乙本”是乾隆五十七年改订的本子。两者只差一年。“程甲本”发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时删除了六十三回中贬胡的句子,变成无正治倾向的“纯”小说。一年后又有改订本程乙本出来。程乙本的《引言》补说改动原因道:“……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惟识者谅之。”掩盖了原八十回抄本老版之“讹”。如果不是胡适发现那些残下来的脂本,我们今天根本就不知道《红楼梦》原文和后三十回是续的。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9.*
FROM 117.1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