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看书边查地球仪,旁边小朋友说:“妈妈,你像个天文学家”。我说:“行头不对,这是地球仪不是浑天仪”。其实是因为地名搞不清,特别是巴尔干半岛和中东那一片。加之又带点反战、捂眼睛的旧习,和不妄议国事、不非议他人的立场,知道的就更少了。知道的少,读起来就慢,还打哈欠,更是延缓了读完的进程。索性正值全国休眠期,连疾走都成了奢侈,于是就把时间用在书本上了,虽然也没有完全看懂。
以吾浅薄之见解,这本书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一套思维框架,并且把它适用到了对世界政治形势的解读和预测上。这套框架的厉害之处在于:逻辑上解释的通(就是把故事说圆了),而且有些预测还被证实了。不过这就和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构建的框架一样,无不以“自我”为圆心收集信息和论述,必定带着局限性。想到其他学者可能会提出更多奇葩的框架,如自然资源分布决定论、人种决定论、语言决定论、饮食习惯决定论、气候决定论,“文明”这个高、大、空的用词,貌似就有道理了。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作者定义的“文明”是高、大、空的。因为他引述了很多其他人的观点阐述了“文明和文化是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血统、语言、宗教、生活方式是希腊人共有的东西,也是使他们区别于波斯人和非希腊人的东西; 文明和种族并不相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关键差别是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体制和社会结构,而不是他们的体型、头型和肤色;文明虽然是持久的,但它们在演变。文明是动态的……,文明可能包含大量的人,也可能包含很少的人” ,看出来了没?文明这个框太大了,而且又抽象,貌似已经进入玄学 “道” 的领域。 这大框一设上,你怎么分、怎么解释都行。于是乎,作者分出了当代的几大文明:1)中华文明;2)日本文明;3)印度文明;4)伊斯兰文明;5)东正教文明;6)西方文明;7)拉丁美洲文明;8)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
作者提出:“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做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西方可能更是如此。”于是乎,在第三章,作者讨论了“普世文明”,值得注意的是“普世文明”这个臆造词本应该是代表“人类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应该是“文明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东西”。但书里面,作者提出“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文明”所谓“普世”的途径:西方商品的散播、对全球电影、电视和录像业的控制,对全球通讯的控制,英语的传播、宗教的复兴。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本书之所以那么多阅读量,主要是这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内容足够抓眼球,那就是渲染了“西方衰落论”和“东方崛起论”。第一,“西方衰落论”。首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上升历程400年,衰落也可能需要同样的时间”,可能呈现S型;其次,衰落带有间歇和反复;最后,西方对实力资源的占有在20世纪达到顶峰,然后相对于其他文明开始下降(这个预测算是准的),作者推论的依据是各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产值的趋势。指出:“西方的相对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亚的迅速崛起。”第二,“东方崛起论”主要是中国崛起论。想来我看这本书的起因也是另外一本书上提到了本书准确的预测到了中国的崛起(神马神书)。有一点吾是赞同的,那便是作者说的“成功的经济发展给创造出和受益于这一发展的国家带来了自信和自我伸张……”,其他论点不再赘述,其中有一点值得记录下,那便是作者认为:“东亚人意识到亚洲各社会和文明之间的差异,但它们仍认为存在着重要的共性。….其核心是:“儒教的价值体系、历史使它增光,该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都接受它”,特别是它强调节俭、家庭、工作和纪律。同样重要的是它们都摒弃个人主义,盛行“软”Ducai 或者非常有限的民主形式。”虽然偶了解的不多,后半句算是赞同,前面的真是不敢苟同。在伊斯兰教的复兴部分,作者指出运动中的核心成分是学生和知识分子,其次是城市中间阶级,最后是新近移居城市的人(这个成分从古罗马时期就被证实了,也没有什么新鲜的),而原因则是“城市化、社会动员、识字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通讯和媒体应用的加强,与西方和其他文化的相互作用的扩大。这些发展破坏了传统的乡村和氏族的纽带,造成了异化和认同危机。伊斯兰教的象征、信奉和信仰满足了这些心理需要,伊斯兰福利组织满足了穆斯林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和经济需要。穆斯林感到需要回复到伊斯兰教的观点、习俗和体制,为现代化提供指导方向和动力”(对此观点存疑);促进因素则是石油财富和持续的高人口增长—特别是青年人口激增。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中,作者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局势在“文化认同”的帽子下,开始画圈和打叉(联盟和对抗的关系),即:“文化共性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提供佐证的例子有巴尔干地区演着宗教而“形成两个轴心,一个穿着东正教的长袍,另一个戴着伊斯兰的面纱”;三个较小的华人地区和国家---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东南亚海外华人团体越来越倾向于、介入或依赖于中国大陆(有么?亦或者是以上社会的某些层次)。在《无所适从的国家:文明转变的失败》一节,俄罗斯,墨西哥(文化的核心还是印第安文化,是非欧洲的)、澳大利亚可以理解,土耳其的就有点曲折了(不再赘述)。画了大圈,圈内的成员的关系和秩序如何维持?那便得以“核心国家”为圆心画圈。欧盟以法德为核心、北约是以美国为核心的一个安全组织、俄罗斯是以东正教文明的核心国家、大中华共荣圈以中国为核心画圈。到了伊斯兰,则是“没有凝聚力的意识”,作者分析中亚的伊斯兰忠诚曲线是倒U型,即对伊斯兰教信仰和部族忠诚,但是对国家的认同并不存在,于是扒拉了一下伊朗(什叶派)、巴基斯坦(内部问题严重,而且穷)、沙特阿拉伯(人少)、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太远),没一个合适做核心的。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作者的预测是“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西方,特别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西方文化的努力与其推广能力的下降这两者之间的不协调”。由此,“虽然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存在着根本不同,但是在政治上,共同的敌人将产生共同的利益…….他们更有理由彼此合作来反对西方。”,“到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以中国和朝鲜为一方,在不同程度上以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为一方的“儒教—伊斯兰教联系”,他们在上述问题上联合起来对抗西方。”。 文明的冲突有两种形式:1)地区或者微观层面(不同文明的近邻国家、一个国家的不同文明集团、想在残骸国家建立新国家的集团—如苏联和南斯拉夫),表现可以是断层线战争,作者预测了伊斯兰(同非穆斯林)边界的断层线冲突可能会加剧;2)核心国家的冲突(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作者直接写了“中国的崛起是核心国家大规模文明战争的潜在根源”—怒)。
本部分的后面大部分篇幅便是总结了:伊斯兰同西方的冲突;中国和美国的冲突。其中在后者的论述中,消灭了一个常用的假设“商业从来是维持和平的力量”,作者提出:“经济交往可以使人们相互接触,但不能使他们达成协议。在历史上,它往往使各国人民更深刻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不同,令他们彼此害怕。国家之间的贸易不仅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冲突。”另外,伴随着中国在东亚成为支配国家,其他东亚国家可以采取两种策略:1)独自或同其他国家结盟,通过均势来平衡和遏制中国,必要的情况下战争打败它(越南和印尼是最倾向于采取此策略的);2)尝试搭车。这样的论述中国威胁论,再加上广而宣传,可以明白如今一些国际形势的缘由了。
本部分第十一章《断层线战争的动力》主题就是打打打了,地球仪更忙碌了,因为太多的边界冲突。分析了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参与者及表现,可能因为那些参与者的调停而结束。信息太多,不再记录。
第五部分《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作者这倾向和美在位领导人如出一辙,他提出:“一个多文明的美国不再是美利坚合众国,而是联合国。……美国和西方的未来取决于美国人再次确认他们对西方文明的责任。”,反正就是在国内不再促进多样性的发展。本章最精彩部分是作者的脑洞---美国与中国发生战争的推演:中国宣誓对南中国海的控制和主权,越南开始抵抗,中越发生海战。美国航空母舰出动。日本宣布中立并封锁美军基地,美国无视。中国挺近河内,占领越南的大片领土。当然,中美在核战上相互克制。继而美国公众舆论会导向于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于此同时,其他文明参与了,印度抓住中国被牵制的机会出兵巴基斯坦,印度取得初步胜利,但是巴基斯坦、伊朗、中国的军事联盟建立。中美开始各自寻找支持,最后日本支持中国。此时,俄罗斯被吓坏了,同中国在中、西伯利亚战斗,于是乎原先在中国保护下的蒙古出现暴动。再后来,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占领和瓜分波斯维亚,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营救,希腊和保加利亚入侵土耳其。从阿尔及利亚发射的核弹头在马赛爆炸,北约对北非目标进行毁灭性轰炸来报复。就这样开展了一场美国、欧洲、俄罗斯和印度反对中国、日本和大多数伊斯兰国家的全球战争。-----真的是离奇幻想。作者在书尾试图找补:“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时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可惜书中对立和冲突太多,怎么着都不像是突出这个美好愿景的。
--
修改:waterlily3 FROM 221.221.234.*
FROM 221.2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