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还是源于物资匮乏,中国古代的繁荣基于农业,但是农业在养活那么多人同时,也造成了除粮食(粮食其实也是相对)以外物资匮乏,特别是粮食歉收年,物资就是你死我活的关键,人对于生存的执着靠说教是无法解决的。
不过历史记载,个人认为还有个习惯和方向问题,不能说以前的历史记载没有功利性,但是由于唐太宗的特殊性(身兼夺皇位杀兄逼父的污点和文武双全的英明君主),魏征系统性的搞出了这一套理论并加以冠冕堂皇的的口号(成全唐朝而不顾后世影响),后人把这个想法继承并成为主流思维,在魏征之前,至少这类行为是零星且偷偷摸摸的进行。
【 在 how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觉得中国人不太关心到底历史中发生过什么, 即历史发生的细节, 而是热衷于定性, 这可能与其功利性有关, 但是不知道功利是结果, 还是初心?
: 你说历史上的那几年到底发生过什么, 没人去研究,敢说清楚, 说的以及据此研究的也是野史. 正史在哪儿放着呢, 一个正史, 一个信史, 简直就说为了量身定制的.
: 历史的不确定性之所以史不确定的, 就是当时的人们各有各的追求. 你说市场经济好, 有人坚持说计划经济更有效, 美国也有共产党, 从思维高度来说, 人群各有追求才是必然的.这才是历史的不确定性.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