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过头看看,以前写的文字犯过很多明显的错误,比如盲目的堆砌似乎华丽的文字,算不算文笔好且不提,但这样写法看的太累,甚至很多年幼的读者未必看的懂。
网文的读者大部分是为了看轻松的爽文,如果他们想看华丽的文笔自己会找名著看,既然他们不看名著看爽文,就是不想看堆砌的华丽文字。
看看海明威与余华,他们的文字就不堆砌辞藻。也不是说辞藻华丽不好,但是辞藻华丽也分是不是对症的,如果描写用的恰到好处,自然文笔越华丽越好,比如红楼梦,但如果没有抓住主线重点,盲目的堆砌无意义的描写,那就舍本取末了,毫无意义。文字如美人,最高境界是增一分则肥,减一份则瘦
推动剧情需要的描写可以多描写,推动剧情不需要的描写可以去掉。
从这个角度看看就自己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了。
写百万长篇,不是小作文,要耐得住寂寞,慢慢抖包袱,不能太着急。剧情合理性没有捷径,多看书多思考增加阅历吧,而且要有大纲,不能想到哪写到哪。
爽文读者不在乎你文笔优美不优美,文字是不是水,但很在乎你的文字是不是简单易懂流畅。
另外排版很重要,这个技术很简单,多分段就是了。
同行是冤家,抢饭碗的人当然越少越好,所以很多人会打击你的信心,却不告诉你细节,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也有一些扑街好为人师,也无需感激
他们就是想刷刷存在感,这个情绪价值本身就是他们的回报了,说白了,爽文的本质,就是以故事为载体出售情绪价值,也就是爽,你让读者大爷爽了,大家就打赏你点吃饭钱
没有人生来就会的,无非多写多试多思考
《曾文正公家书语钞》有云:“读经则专守一经,读史则专熟一代。每天就读十页书,一本读不完就不读第二本,慢就是快,少就是多。在于“守拙坚毅”四个字:愿意下笨功夫,坚持,永不言败。
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吾以为欲读经史,但当研究义理,则心一而不纷。是故经则专一经,史则专主义理,此皆守约之道,确乎不可易者也。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六弟谨记之,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若夫为科名之学,则要读四书文,读试律赋,头绪甚多。”
我桌角放着六本书,《隐杀》《倚天》《平凡》《子夜》《鲁迅》《红楼》,分别代表了文学上的六重境界,基本都快翻烂了。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人一天都不能不吃饭,只好慢慢来呗,突然想,这个年代说文学梦,有点不合时宜,但文学这个梦本身还是挺香滴,码字这个事情,入港了也挺好玩滴,再说,别滴咱也不会啊。
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反正再复杂的公开课,一边码字一边U盘里插电视里听,翻来覆去,只要舍得烧时间,听得多了,再复杂的体系也能耳熟能详,古人所谓水磨工夫是也,尤以文学体会最深。
我还发现了一个更简单的法子,网易公开课是可以用爱投屏APP直接把课程免费从手机投屏到酷开电视系统上的,于是我觉得又找到了一个新天地。。。
爱情这个东西,说白了跟文学一样,是寄托在肉身这个实体上的意识形态,如果缺乏了美感,那肉身不过是个吃喝拉撒的皮囊,那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一点意义也都没有了,难免就懒得折腾了
※ 修改:·lanlingxiao 于 Aug 18 01:52:34 2023 修改本文·[FROM: 112.12.232.*]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2.12.172.*]
修改:lanlingxiao FROM 112.12.232.*
FROM 112.1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