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啥大师,今年才第一次看《金刚经》。
我觉得你说的也没错,其实《金刚经》也有很多译本,南怀瑾提到至少有五六种的翻译,最早的是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后来北魏菩提流支、南朝真谛、隋朝达摩笈多、唐朝玄奘和义净也译过此经。南怀瑾认为鸠摩罗什翻译的这一本,扼要简单,妙不可言。玄奘法师的译本,道理是更清楚,但是佛法的意义却模糊了。
索达吉堪布在《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提到,义净的译本,与藏文对照最为接近,与鸠摩罗什的在某些地方有一定出入。但他认为鸠摩罗什的译本是大成就者以谛实语加持过的,受持读诵的功德不可思议,古往今来无数人依此译本开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所以他讲解的也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有时候我想,印度人是不是把《金刚经》应无所住理解过头了?真的把啥都放弃,梵文和佛学都丢了。
【 在 eyescl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大师指点,那么这么说很多念经之人,是不是都未必念的正确。
--
FROM 101.22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