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读书》版,那就已经假定大家的文字理解力都是有一定水准的,不需要像写论文一样加一堆解释。
我的意思很明确,相比于50后的莫言、王朔、方方、贾平凹、王安忆;60后的余华、苏童、王小波、迟子建等等,70后显然是没有重量级的、真正有文学影响力并可以载入中国文学史的作家,这样的表达有问题吗?
您说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从业者,或者说靠文学混饭吃的,有的甚至也就是文学爱好者,这些人哪个时代都有。就像学术圈(尤其是文科学术圈),圈内人互相吹捧,你是大师、他是名家,或者被徒子徒孙吹捧的学术巨匠,绝大部分都是混饭吃的,有几个人的学术作品可以传世?
文学的高光时刻早已过去,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我只是惊奇于70后的集体缺席,真的是一个都没有,令人叹息。
【 在 whatswr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理解有的问题。问题不在于李娟是小说家还是散文家,而是知名度的问题。你要是关注最近这十几年的中篇小说选刊,你肯定能发现很多的优秀70后作者极其作品。你自己不关注就说人家不存在,太唯心主观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卷」
--
FROM 120.24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