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个人的固有印象,通过的是认知,你说的那个孩子对自己的印象,也是通过母亲的认知来代替了孩子的认知,而认知是基于现实的
而且,各种情绪的背后,都与生存有关
一个人漂亮,就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一个丑,获得的资源可能就会少,这些内容最终都引向一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及其资源获取的难度
再比如,涨工资了,人会变的高兴,因为觉得自己生活会变好,所有人都涨工资而且比自己高,那这个人很可能就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觉得在群体中“落后”了
佛学解脱是另一码事儿了,靠胜义谛解脱,但是还是要靠世俗谛生活,一个人脱离所有执著,但想活着还是要吃饭的,如果想传宗接代,就要娶妻生子,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句摆脱执著就能解决所有烦恼的
当然,最决绝的学佛人,直接不婚不育,那确实省却了很多烦恼的可能性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小孩长得漂亮,妈妈天天说他丑,结果真认为自己丑,一辈子自卑,哪怕长大发现自己真漂亮,还是自卑。这不是他妈的精神决定了他的性格么,并不是他的肉体决定的。而且通过心理治疗,这个人还能通过改变精神来改变感受,长相没变、环境没变,但认知和行为可以不同。
: 佛jiao目的是解tuo,当然以胜义谛为真理。从唯物,或者说从被六根六识迷惑到清醒的认识到万fa唯心造,就是解tuo的过程。
: 所以我认为心理学和佛学的世界观还是精神决定了人生经验,同样环境不同人感知是完全不同的,人要比物更起到决定作用。
: ...................
--
FROM 123.11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