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腰是不向五斗米折腰,当时五斗米教盛行,许多当官的入了教,王羲之的一个儿子也是其中领袖,在我看来也就是坑蒙拐骗的下流宗教组织,陶渊明非常看不上。按官职行礼是工作礼仪,他没有反感这个。后世很多误解以为是不为俸禄折腰。当官、领俸禄养家,没什么可耻的。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陶渊明死后百年被当作了一个正能量符号,比如说他弹无弦琴。他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不折腰,那是见到官的通行做法,等等。至少这两点是后生谣言。如果他动自己同父异母妹妹念头,这正能量牌坊立即就倒了。《闲情赋》为谁而作陶岂敢说破?年谱里也没人能说清。既使这样也因这篇赋被贬成三流文人。
--
FROM 114.2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