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读的书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最近读的几本,无外乎是各自归到这些类别中。这本《贫困的终结》是作者不同时期文章的集锦,不是那种理论堆砌的书籍,但是好在轻松真挚。读完之后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权且记录。
一、 贫困到底是什么?
贫困,顾名思义为贫乏、困顿。鉴于总有人“穷的只剩下钱了”,可见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可能是精神上的。相比较精神贫困,物质贫困更容易衡量,比如中国的贫困线是:年人均存收入2300元(2011年不变价)。本书虽然讨论了文化贫困,但更多的还是在物质贫困的大背景下。
对于物质贫困,我们这一代人,总是有些记忆的,比如早间操的饿、零花钱不够的苦。不过有趣的是那个时候不觉得,因为周围的人都是一样,甚至还会有比其他人好一些的自我优越感。即使是现在,谁还没有几个要照顾这点的亲戚呢。可见,即使是物质贫困,永远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二、 贫困的根源?
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自然引申出不平等。对于不平等的起源,作者比较了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得出了“很显然,人类私有制是贫困的根源”的结论。
记得有一天小朋友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皇帝都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在猿猴部落,已经有不平等(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竞争性伦理”),猿群首领通过打架来更替。进入了人类社会组织后,胜利者一旦得势,,纷纷采用“制度化”,如推行君权神授,来巩固这种不平等、避免竞争,直至被“替天行道”的起义军打破。而在现代文明社会,这种“制度化”的方式消失了么?不,只是更加隐蔽。
我们总说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不懒惰,不至于贫困。情况真的是这样嘛?作者在河边村的调研发现村民每天辛苦劳作,却无法摆脱贫困。作物歉收、因病致贫等都是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就是一个贫困的缩影,它揭示了社会已经“结构化”的现实。也就是说强者(“在机会、资本、利润场域中存在凭借资源、资本、技术、关系、信息和权力优势而优先获益的群体”)垄断了机会和利益。甚至于贫困的标准都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在其政治经济的博弈中愿意承担多少道义责任。”
三、 贫困的表现?
作者总结了贫困群体的共同特征是:“社会角度来讲,他们是流动性最差的群体,呈现出典型的社会阶层的代际性特点;从政治角度来讲,他们几乎没有话语权,经常处于被代表的状态;从经济角度来讲,他们的收入不仅很低,而且不稳定;从文化角度来讲,他们被视为贫困文化的代表,被社会排斥。”
除了以上的总结外,还有几个有趣的探讨:
1) 贫困就是饥饿么?在现代社会,贫困和饥饿的关系,也许还没有和营养的关系更紧密。想想有了零花钱就去买垃圾食品的小时候的我们就知道了。作者在河边村的观察也发现“穷人倾向于在有钱的时候买烟和酒,甚至是摩托车、漂亮衣服。”相对于一般人的批判,作者对他们给予了他们充分理解,认为“追求他们认为的美好生活,是他们摆脱贫困的动力。”
2) “人穷志短”、“懒散慢、等靠要”么?作者书中举出了几个例子:杨改兰事件;勇哥真诚、聪明、勤劳,没有任何学历,他存不下钱来;有哥挪用了建房的钱去种甘蔗,却丧失了赚钱的机会。每个穷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经济学家”。当一个家庭受到生存压力的时候,这种志短的特征就会传导到孩子身上,形成了一种贫困的文化、造成了贫困的代际循环。
四、 为什么要扶贫?
在结构化中占有优势的人群,总是有一种自信,或者是傲慢。比如经常宣扬的“富人强调效率,穷人强调公平。”、“尊重穷人的选择”(特别是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而真实的情况是“当穷人的机会被极大的压缩时”,这句话“正面讲是一种天真,负面讲是一句冰冷的推辞。”想想那些带着黑纱不能去学校的女孩,在同等的机会条件下,你认为这真的是她们自己的选择嘛。制度等应有之意就不再多说,非常容易理解。
五、 如何扶贫?
回首过去,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转好,主要是依靠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整体发展。而深度贫困群体,已经陷入了更难被打破的“结构化陷阱”。而打破它们的手段必然是“消除结构的约束和动员穷人的能动性结合在一起”。
消除结构的约束,即打破不平等, “要对这个群体进行综合性的治理,想办法让他们具备与其他群体竞争的基本条件,包括教育、培训、资产获得等”。也包括:用教育阻碍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探索、挖掘能为他们产生高强度收入增长的机会,并为实现这个机会创造条件,即精细化的扶贫创新;提供医保、学校、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供给。“中国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权力掌握在政府手里”,这个重任,归结到最后“我们只有通过制度优势,通过社会主义、共产党代表人类利益的政策优势才能打破它。”
动员穷人的能动性,第一要义应该是理解。以后那种“为什么不种一大片花田”的问题不要再问了。“找到年轻人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旅游、文化、计算机等,以此为基础打造产业,同时培养这些年轻人经营和管理的知识、技能,然后让他们自己管理。”这一点在作者的河边村试验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对于产业扶贫,作者是持谨慎态度,“避免公共资源以项目开发的形式被其他群体捕获。”,可以更多的“开发贫困生活工作空间的经济价值”。好像和另外一位三农专家所见略同。
作者是一个发展主义者,“用发展的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发展出现的问题”。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对此,我其实并没有一个答案。”拭目以待!
--
FROM 123.1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