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原文链接
上周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华社3月12日电)。
这个《纲要》可是太重要了。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新华社3月14日电)。
国家意图、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宏伟蓝图、行动纲领,这重要性是不是不言而喻?不是,这已经是苦口婆心地告诉咱们了。估计这份纲要全世界都在读。我们自己更要读,要反复读、深入读、读原文、读味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学有余力的话尽量给身边的人也讲一讲。谁听谁受益,早听早受益。
《纲要》全文六万余言,学习领会不可能一蹴而就,慢一点不怕,一定要扎实。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位于〔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一章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第一节 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这一主题位于〔第九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八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第三十一章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下一共有五节内容,分别是:
〔第一节 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二节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三节 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四节 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第五节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等还没有上升为区域重大战略(当时粤港澳大湾区是在“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主题下提出的),因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独立成章(“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也是独立成章的)。
这次十四五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另外四个区域重大战略整合在一起,提法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篇幅缩短了些,内容也更凝练、具体了。
这一节一共有七句话:
(i)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构建功能疏解政策体系,实施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
(ii)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加快启动区和起步区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创新。
(iii)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与河北省三河、香河、大厂三县市一体化发展。
(iv)推动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
(v)提高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vi)基本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高机场群港口群协同水平。
(vii)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强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及地面沉降综合治理。

这六句话里面,前四句点了五个具体的细分区域,后三句分别阐述了产业、交通和环保方面的安排。
首先,北京,关键词还是疏解。但是从第三句来看,这里的北京所指的应该主要是北京的主城区,也就是城六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高水平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是写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节内的)。
关于北京市近年的实际疏解情况和趋势,可参看
《北京人口数据中蕴含的未来》和
《北京人口数据中蕴含的未来(下)》。
“实施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这是一个新提法,疏解项目来自哪些领域呢?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解释是“重点疏解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部分教育医疗和培训机构、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多大的项目算“标志性”,“一批”有多少,这个可能要在实际执行当中去探索和领会了。至于去哪里,根据人民雄安网的消息,今年2月10日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会议强调要加强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设,稳妥有序推进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落地实施。可见,“实施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的主要目的地就是雄安新区了。
第二,雄安新区,启动区100平方公里、起步区200平方公里,全域2000平方公里,千年大计,不用多说了。不过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100平方公里和2000平方公里,这两个数字都很有讲究。这里先简单说说100平方公里,2000平方公里后面再说。100平方公里,听起来挺大,如果见方的话其实就是十公里乘十公里的一块地方,大概是我国一个比较标准的乡镇的面积(当然乡镇面积小的有50平方公里左右的,大的也有200平方公里以上的)。但是也别小看这一样块地方,要想填满了并不容易。像北京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还不到50平方公里,开发20多年了,还有一小半没开发完。再给大家煮几个小栗子,让大家对100平方公里有个感性的认识。比如说:北京市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加在一起,面积合计92.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合计193.1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合计7917.70亿元;广州的天河区,面积96.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8.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47.39亿元;深圳的南山区,面积187.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4.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103.69亿元(均为2019年数据);我国的自贸区面积也都是120平方公里(约)。这么算下来,雄安新区起步区200平方公里的GDP就有可能达到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
第三,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及其与三、大、香的一体化发展。同样是上述今年2月10的日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也强调了要大力推进协同发展重点平台建设,要按照“四个统一”要求,扎实推动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协同发展,全力支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先行启动的重点事项。其实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协同一体化,大湾区是一骑绝尘的走在前面的,而京津冀和长三角实际上是各有千秋。其中通州和北三县的一体化现实基础比较好,但是由于河东和河西级别相差太多,而且必须高质量建设副中心,所以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长三角有一个一体化示范区,是上海、苏州和嘉兴三省(市)三市交界的青嘉吴片区,虽然说区位机制可能更灵活一些,但是那一片真的可以说是啥也没有,不过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看看通州北三县和青嘉吴谁能在一体化发展的赛道上率先赶超大湾区吧。



第四,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这句话里说了俩地方,当然是和前面的几个地方同等重要了。内位同学问了,上一句话不也说了俩地方么,副中心和北三县么不是,没有,副中心和北三县要按照“四个统一”要求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十三五规划纲要里给天津安排的任务是“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结果前几年天津净挤水分了,十二五末国内城市GDP排名第五,与深圳咫尺之遥,结果十三五末GDP不升反降,先后被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超过,排到了十名开外,对于天津来说,十三五堪称失去的五年。那么说天津作为一个正经直辖市,就这么消沉下去了么?我是不信的。前几年唱空上海、广州的声音不是也很响亮么,结果这两年上海、广州反击的都很猛,看看天津能不能早日振作起来吧。

说到这里正好说说前面提到的2000平方公里这个数字,因为滨海新区的面积就在这个2000平方公里规模上。

2000平方公里确实就比较大了,像深圳的面积基本上就是2000平方公里,GDP2.7万亿元,这基本上是我国目前经济密度的天花板了,即使是北京也要城六区加上亦庄经济开发区、上海也要中七区加上浦东新区再加上嘉定区才能抗衡。但另一方面也说明2000平方公里可以承载很大的经济总量,雄安新区全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但除白洋淀水域外几乎都是平地,而深圳有一小半都是山地,所以说雄安新区未来乘载经济规模的目标很可能可以达到2-3万亿元。
第五,张家口的首都“两区”建设。张家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前两天北京的穿越天气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就不说了,生态环境支撑区,在《纲要》同一篇的〔第三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三节 提升重要功能性区域的保障能力〕中有解释,“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人口逐步有序向城市化地区转移并定居落户”。张家口那边的特色就是,凉。另外,张家口距离北京最近的区下花园区和最近的县怀来县合起来也差不多是2000平方公里(两者相邻,其中下花园区315平方公里、怀来县1801平方公里)。
第六,北京的科创和产业。中关村就不多说了,一区十六园,总面积400余平方公里,把北京的十六个区都覆盖到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纲要》〔第四章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四节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提出“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怀柔科学城定位既是四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也是北京优化科技创新布局主平台的三城一区之一。在《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第三章 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第42条 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1.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优化科技创新布局〕中有详细说明,“怀柔科学城:围绕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为依托的高端人才培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心三大功能板块,集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先进交叉研发平台,凝聚世界一流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做出世界一流创新成果,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我国在基础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竞争力,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这是北京“四大中心”战略定位的支撑点之一,也是北京经济发展的新高地。照例介绍一下怀柔区,面积212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2万人、GDP399.9亿元。又是神奇的2000。
关于北京市近几年实际的人口流动趋势情况,可参看
《人口数据显示:北京确实在向东南发展》。
交通和环保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看一下《纲要》里的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北京十六区、天津十六区及河北十二市(区),《纲要》点名的就这些。
--
修改:string000001 FROM 111.194.217.*
FROM 111.194.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