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第一代移民年纪大了,却对北京反而有了疏离感
今天路过可能是北京二环里最僻静的一条街,故宫西边的,基本没什么人车,
忽然有点感触,
年轻的时候觉得北京好,到处都是名胜古迹,感觉与有荣焉,
现在年纪大了,却觉得这些东西对过日子没啥用,反而占着大片的地方,
成为每天的通勤成本,房子也很难更新,居住品质比老家差1-2个级别。
前两天在一个大V的文章后面随口评论了一句,大意是读书留在北京十几年,现在却
开始后悔为啥当初没选择回长三角的老家,今天微信提示我居然有了100个赞 。。。
--
修改:okl FROM 120.244.238.*
FROM 120.244.238.*
只是表达一个改善型需求,对于接盘北京城区老破大的兴致泛泛。
【 在 ha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都是这样,如果你当初回长三角老家……现在可能又后悔为什么没留北京?
: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
: ...................
--
FROM 120.244.238.*
总的来说,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除了少数真混到行业前端的成功人士,
多数普通人人到中年估计都是意兴阑珊,
北京的房子品质比老家差一大截,好在基本生活物资不贵,
有娃的还有个压力或者动力,没娃的确实没啥坚持的必要,
区别就是体制外虽然无依无靠,但也没有束缚,说走就走了,
体制内多少有个保障,但也是束缚,一眼看到头,生活品质尤其是居住品质提高的空间小。
【 在 smzhbj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然呢
: 体制外就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 体制内好歹混到退休
: ...................
--
FROM 120.244.238.*
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刚好看一个文章,说是被疏解出去的感觉很好,比如通州,
我大概理解吧,因为好像最新的北京图书馆好像就在通州,虽然很久没去,但可以想象这些新区的基建和房子都是新的,各种配套也在起来
回头看老城区,就是冷冷清清的感觉,路过游客拥挤的景点后,反而这种反差感更强。
游客和景点的喧嚣,掩盖不了老城区多数地方的寂寥
北京的烟火气不足,估计南方来的这种感觉会更强,所以现在对南方孩子的吸引力也下降的厉害。不过年少不知愁滋味,到了年纪才反应过来。 。。
老城区体制内多,早十几年留下来的新市民多,所以就像你说的被工作、年龄和孩子拴住的人很多。
毕竟这十几年三环内好像都没咋建设了,过去的成熟发达现在有点成了过气寂寥,
房价在降,但是降了也没啥买的欲望,因为房子太破 。。。。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感受出你的凄凉。
: 疫情第一年每周都去绕着故宫跑10公里,人极少。跑的时候特别惆怅,压抑。跑完跟朋友喝酒畅聊时心情能好点。
: 北京的生活实在太单调乏味,街边门面少之又少,且没有一点接地气的感觉。和成都重庆长沙等等比无聊得要死。
: ...................
--
FROM 120.24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