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创作者,读书慢肯定不是一个好习惯。一直没有养成快速阅读,一目十行的习惯。为什么我读书特别慢?我该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
首先你要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新知?陶冶情操?训练语感和文笔?
还是兼而有之?
即便是兼而有之,也要有所侧重。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人这一辈子,不过短短3万天,其中还有1万天是拿来睡觉的。剩下的两万天,你就是一天读一本书,也不过就2万本。可是按照不同的人的标准,这个世界上值得读的经典必读书又何止2万本?更何况以你这种精读细读法,别说一天读一本,就是一月读一本,对于那些动辄几十万字的长篇,也是难以完成的。
这就必然陷入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困境。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看不到尽头的知识,这样是很危险的。
俗话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如果方向错了,你跑的越快,反倒离目标越远。
读书论:怎样才能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近年来有一句鸡汤特别流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J.K.罗琳在《哈利波特》里借邓布利多之口对哈利波特说: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事实上也大致如此。
选择一本好书,细细研读吸收精华,远胜读十本坏书。这是显而易见的。
每个人的语感、文笔,乃至思想意识,都是会被所阅读的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高中时,我习惯了读鲁迅,好友习惯了读茅盾,结果老师就直接评价我俩的文风,一个像鲁迅,一个像茅盾。
所以要选择阅读经典和精品,对于垃圾作品,读了还不如不读。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如何鉴别好作品比是否精读细读更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论:怎样才能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即便是万众肯定的好书,也不能不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书,不可尽信书中所写,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否则就很容易被洗脑,沦为读死书的知识之奴隶。
每一个作者都有他自己的局限,真理总是以碎片化出现的。不要盲信任何权威,哪怕他是牛顿爱因斯坦,也一样有自己的缺陷和错误。
一个人一辈子,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有限,能偶尔有神助得一点真理之见已属不易,又哪里有可能句句真言。
更何况即便是一流的作者,也无可能出手就是精品。就像王羲之醉酒之后挥毫泼墨写下 兰亭序,酒醒后再怎么写都无法超越。
换句话说,真理即碎片,真正的神品是不可以复制的。读书吸收营养精华一定要去伪存真去芜存精,有所取舍。
好读书,不求甚解
读书论:怎样才能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
这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的状态,有时候可能是求知的最好境界。
读书不是为了寻章摘句穿凿附会,而是为了有所领悟和收获。
因为美、正义等等往往就是不可说的。非得说透了,则必然说错。
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言,对于不可名状之物,唯有保持沉默。
比如美、爱情、正义、人生的意义之类,就都属于这种不可描述之物。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但绝无唯一正确的答案。
读书亦如此。朝闻道夕死可矣。读书不外乎求道,而道可道,非常道。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道。只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体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作者并不能告诉你这个道。你得自己把握。
对于已经领悟的知识,再读一遍味同嚼蜡,当然要选择略过。
对于鲜有营养的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当然也要略过,尽量不要在炫技炫富的“花活”中浪费宝贵的人生。
阅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见识、品性、情操,而不应该是为了寻求低俗的快乐。不然读书跟玩游戏就没有任何差别。甚至还不如去打牌打麻将,至少不会因此近视了眼睛。
快乐是分等级的,低级快乐即是各种欲望的满足,如口腹之欲,各种身体上的享受。
为了爽而阅读,就是满足低级快乐,是浪费人生。
功利主义哲学家穆勒有一句名言:“当痛苦的人胜过当快乐的猪;当痛苦的苏格拉底胜过当快乐的傻瓜。如果傻瓜或猪对此有异议,那只是因为他们未体验过更高级快乐。”意思是说,人的快乐有高级低级之分,想要领会高级快乐,需要培养鉴赏和教育。人一旦接受教育和培养,就应该不仅能区分高级和低级快乐,而且会真的更偏好高级快乐。
显而易见,沉迷于看爽文的,看肥皂剧的,玩牌打麻将的,就是这种沉迷于低级快乐的人。至于什么是高级快乐,只有体验过的才知道。而且一旦体验过了,如果可以选择,也只会选择高级快乐了。因为人生就那么3万天,实在经不起浪费。
阅读是为了创作
学以致用。读书的目的,最终总是为了应用。但是很多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而是受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类的洗脑说教愚弄,变成了百无一用的死读书的书呆子。
但凡聪明的读书人,都必然是活学活用的典范。
读书论:怎样才能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宋朝杨万里《诚斋诗话》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欧阳公作省试知得东坡之文惊喜,欲取为第一人,又疑其是门人曾子固之文,恐招物议,抑为第二。坡来谢,欧阳问坡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有“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何书。坡曰:“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再问坡,坡云:“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大概意思是说,欧阳修主持礼部试,看到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惊喜万分,想取他为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怕引起非议而抑为第二。发榜后,欧阳修问苏轼,文中“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出于何书。苏轼答道:“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阳修查阅后,并无此记载。再问苏轼,苏轼说:“曹操灭袁绍后,把袁熙之妻赐给其子曹丕。孔融说:昔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周公。曹操惊奇地问哪本经书中有此记载,孔融说:拿今日之事看,想来就是这样吧。’尧、皋陶之事,想必也是如此吧。”欧阳听后大为惊奇,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真正聪明的读书人一定是善于运用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事半功倍。而不是拘泥于固有知识,做迂腐的考究。就像故事中苏轼不是因循于寻章摘句,而是为了创作不惜自己杜撰典故。这才叫活学活用。
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中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很有教育意义。
在人的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的闻见和理性的道理一经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所得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的闻见、道理,都是通过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可是,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是读书识理的人呢!关键在于,圣人们不读书时,童心自然存而不失,纵使多读书,他们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失落。绝不像那班书生,反会因为比旁人多读书识理而雍塞了自己的童心。既然书生会因为多读书识现而雍蔽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要热衷于著书立说以至于迷人心窍呢?童心一旦雍塞,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也就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的话,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童心已失,而后天得到的闻见道理却入主心灵的缘故。
既然以闻见道理为本心,那么说的话就成了闻见道理的翻版,而不是出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哪怕他说得天花乱坠,跟我又有什么相干。这难道不是以假人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章吗?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备至。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呀!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即使是天下的绝妙文章,因被假人忽视埋没而后人无从得知的,不知有多少。原因何在?因为天下的好文章,没有不是发自童心的。如果童心常在,那些所谓的闻见、道理就会失去立脚之地,那么,任何时代,任何人,任何体裁都可以写出极好的作品来。
李贽的这番见解实属超前,充满真知灼见。被誉为销量仅次于《圣经》的法国著名畅销书《小王子》,以一个儿童的目光看世界,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一样,揭开了成人世界的虚假和伪善,跟李贽的《童心说》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读书论:怎样才能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好的作品必是以真情实感写真理正义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创作者就必须是不失赤子之心(即童心)的。这也是”小王子”这个童话人物之所以如此得人心的原因。
因而,不要做一个读死书、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要做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真正有用的会读书更会创作的人。
--
FROM 12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