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个诗马上放弃了,实在憋不出诗来。一闲就坐立不安,于是,俺写了一篇文章给俺上一个问题交差。
浅析“小山重叠金明灭”,提纲:
[1.]小山重叠金明灭目前的两种解释。
[2.]这两种解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笔者对“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理解。
[4.]首句是怎么样引领全诗的,及对全诗的理解。
[5.]后记。
正文
浅析“小山重叠金明灭”
感谢:ClassicPoem@SMTH版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词。其中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目前主流有两种解释。这篇文章将探讨一下这两种主流解释,并提出本文作者对诗句的理解。
[1.]目前主流的两种解释
解释之一(A解释):小山是指一种眉妆。“小山重叠”可以理解为双眉妆;也可以理解为女子刚醒来眉妆乱了,有影影重叠之感,这样的话就可以顺水推舟解释“金明灭”了,即金色的粉影有的还在有的掉了。
解释之二(B解释):小山是指女子闺房里屏风,或者屏风上的画,“小山重叠”可理解为屏风曲折,也可理解为屏风上的风景画悠远层叠。做屏风解,“金明灭”就理所当然指光忽明忽暗了,或是烛光或是晨光都解释的通。
[2.]这两种解释的优点和不足。
A解释其实相当的好,有女子睡醒的神情慵懒凌乱之感。但是不大合理,试分析如下:
一、这位姑娘睡觉的时候不洗脸,不跟现代人一样先卸个妆吗?
二、后面第三句有“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的描写,显然说的是还没画眉,而且要画也是画峨眉。
B解释可以说是通顺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合理。似乎找不出什么理由来说这个解释有什么不足。但是读第二句“鬓云欲度香腮雪”,B解释就不合诗句意味了。浅析如下:
按照B解释,女子刚睡醒,可能赖床了一会儿也可能没有,然后起床了,先是看了看屏风,屏风明暗交错,然后去照镜子看自己的鬓云香腮,自己又美又白,很好看。有问题吗?有两个问题:
一、屏风的光影忽明忽暗,镜子里是不是能看得清楚呢?这其实并不重要,只能存疑。也可能镜子在亮的地方。然而那样就不会“金明灭”了。
二、全诗的意境被打乱了,全诗八句,后七句目光都在同一个地方,就是镜子,镜子里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左看看右看看,梳洗打扮,画眉贴面,再看看好看的衣服。您见过你身边的女子梳妆吗?她们梳妆的时候会关注你在干嘛么?除非你打扰了她,耽误了她梳妆,要是画坏了,那是严重问题。那么最重要的第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将目光解释到了别的地方还观察了细节,是值得商榷的。
[3.]本文对“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理解
以上分析,笔者的看法是,女子的目光始终都在镜子上的,这是贯穿全诗的动作和神态。女子一直在关注镜子和镜子里的自己。“小山重叠”指的是镜子本身或者镜子背面或者镜子边缘的纹饰。试浅析如下:
首先说一下镜子,这里肯定是铜镜了。
先说铜镜正面。
一般铜镜正面是没有纹饰的,因为要经常打磨,有纹饰打磨不方便。刘禹锡有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所谓“镜未磨”,就是说月亮又圆又亮,但是照不出影子,像没有磨的镜子一样。虽然铜镜正面一般是没有纹饰的(也有少数带一圈纹饰的,祥见下一段),但是女子梳妆打扮的铜镜一般都会配备架子,因为梳妆打扮嘛,两只手都是很忙碌的。这个架子因人而异,材质造型即可以奢华也可以朴素。上面可能有一些纹饰雕刻,可繁可简。也可以架子本身就是有特殊造型的。那么“小山重叠”是有可能指这些纹饰和造型的,或者造型线条像重叠的小山,或者纹饰像,总之很漂亮。这样解释的话,“金明灭”自然就是写架子中的镜子了,古代镜子不像现在这么亮这么平整。女子刚坐在镜子前,左顾又看,看看自己的脸色,皮肤,头发,做出各种各样的小动作,频笑,嗔怒,小女儿态尽显。随着动来动去,看的角度不同,镜子里的光线明暗变化,用“金明灭”来描述,很贴切。
当然也有镜子正面边缘带一圈纹饰的,不论这些是什么纹饰,总之起伏波动,姿态优美,也可用“小山重叠”来形容。
铜镜正面还有一类造型(图片5)
请看图片5,实在找不到一副铜镜正面的图,概因正面都惨不忍睹,不愿示人。放一幅背面,想象一下,正面中间是光亮的,边缘都一样。这个边缘叫做花瓣也好,叫莲叶也好,都是重重叠叠起起伏伏的。那么这个重叠起伏的边缘形容为“小山重叠”也是可以的。
再说铜镜背面。
我们去博物馆都能看到铜镜,展示铜镜与其他文物不同。其他文物都是展示正面的,唯独铜镜,基本都是展示背面。铜镜背面往往有各种精美的纹饰。
那么有没有可能用一些比较知名或者是作者比较喜欢的铜镜纹饰来指代铜镜本身呢?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请看这四幅图:
这是很著名的铜镜纹饰小山纹,也是历史久远的纹饰。先看第三幅图,我觉得最有气质。背面五个“山“字,排列优美,俊朗精神,远看有六角星的感觉(见图3)。也有三 “山”铜镜(见图1),四“山”铜镜(见图2),六“山”铜镜(见图4),同样都是线条俊逸,舒朗清奇。
“山”字纹饰铜镜的一般认为有着吉祥的寓意,山,落落大方,持重安详。小山纹饰倾斜旋转,隐隐有包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之意。
那么诗人也有可能看到的是类似小山纹饰这样一面清新脱俗的镜子,以“小山重叠”来指代铜镜,镜子前面是一位落落大方的女子,早晨慵懒舒适的醒来,对着镜子不同角度的明暗倒影,顾影自爱,将自己打扮起来。
这样理解的话,“金明灭”可以解释为以下任意一点或几点或全部:
一、女子上下左右顾盼镜子中的自己,镜子在不同的角度明暗光线不同。
二、可指铜镜个别处模糊和明亮不均匀的光线;
三、可指烛光灯光的明暗闪烁在镜子里的映射;
四、可指早上光影的变化;
五、也可以说以上几点皆有。
[4.]首句是怎样引领全诗的,兼谈全诗意象。
全诗贯穿始终的是女子的目光,神态和动作,这些落脚点都在镜子上。女子很认真,很专心,要将自己打扮的很美丽,完全没有在意诗人在看着她,把这个过程写进了诗中。首句在引领全诗时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
一、从结构上来看,女子的关注点和目光,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全诗八句,有统一的着眼点对这个主线有绝对决定的意义,首句的着眼点必然是镜子,无论是镜子上还是镜子里,这个出发点是必不可缺的。这个结构是不能散落的。
二、从意境上来看,首句和全诗其他七句形成的聚焦结构,如同身临其境得呈现了女子梳妆时沉浸其中,自顾自怜,娇美可爱的动作和神态。这个聚焦结构带来了完全相反的意境,这个意境无限发散,使诗的世界和读者的世界重合,错开,再重合,再错开,再重合。读者要么不自觉得成了诗中人,要么不自觉的成了写诗人。
[5.]后记:笔者虽然写了这么多,但是感觉是为了写而写,远不如几位网友讲的好。摘几位或是奇思横溢或者扭转乾坤的帖子如下。
ID @leeli的版友,提出了颇为清奇有趣的解释,笔者觉得相当好:
“哈哈哈
我觉得,这个发型类似现在的空气刘海
就是刘海的那一缕缕头发叠叠的
把眉心的那点鹅黄妆忽然挡住忽然呈现”。
按照这个解释,其实不管晚唐姑娘留不留刘海,一切都显得合理,流畅,动感。女子刚起床,可能发髻是略凌乱的,有没有刘海无关紧要,青丝都会或多或少在前额垂下。
但是问题又来了,唐朝女子晚上睡觉究竟会卸妆吗?
ID:wxqy的版友提出了这样的说法:“我觉得吧,这一句是美女在被子里睡懒觉呢。小山重叠,被子的起伏形状,金明灭,大概是阳光照进来,人醒了,被子一动,阳光在被子上的明暗变化。”哈哈哈哈,这个相当有趣反差了,但是ID:bajie0001 的版友在这条下面的跟帖马上使这两条合在一起有了扭转乾坤的效果:
“这么看,就是冬雪天外景:金 金乌,小山重叠是实写,不是被子。
以鬓形容云,以香腮喻雪, 也是实写外景; 懒起 才转室内。”
笔者查了一下,唐中期以后,整个东亚地区的气候转冷,寒潮可能较为频繁。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水稻种植区南移。
温庭筠生在晚唐,在他生活的轨迹范围内,的确有多山地区,比如太原,江陵(荆州),西川。那么这个以实写实,或者以景写人,或者互写,是可以成立的。
结语:
发文楼盖引出玉,
愚昧文章砌地基。
玉本天成琢更透,
楼无上下俱妙思。
--
FROM 223.8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