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电视看了一个真人秀节目,讲的是撒贝宁到锦州吃烧烤,看的人垂涎欲滴。于是选了个有闲的周末,买了周六一早的车票,就匆匆踏上了前往锦州的旅程。
周六早上的北京一路畅通,清明小长假前,朝阳站也是难得的清静。我们把车停进站东一个停车场后步行前往候车厅,顺利登上了前往锦州的高铁。
2个多小时的路程过得很快,刷一会儿手机,高铁提示锦州马上就要到了。从车窗向外望去,这边气温明显比北京低,山桃花刚刚开,柳条微微绿,看起来节气比北京晚了将近半月。加上这几天全国普遍降温,到达后感觉挺冷。好在我们穿了羽绒服,走在锦州的大街上,好像又回到了北京的冬天。
去酒店路上,和司机闲聊得知,路边装修讲究的烧烤店,大多是网红店:外地游客居多,还需排队,其实小店味道也不差。不过——他强调:还是自己在家烤最地道。。。
进入城区,渐渐拥挤,路上人车混杂,经常有车乱七八糟停在马路边上,复杂的路况让人不免有些紧张。
市中心高楼大厦不少,但偶尔破损的路面和略显老旧的设施,总体给人略显萧条的感觉。预订的希尔顿花园酒店占据了闹市区的黄金地段,也没能维持与品牌相当的设施和服务水准,让人不免有些唏嘘。
入住后我们步行前往附近一家东北菜馆,短短一路遇到数家装修豪华但大门紧闭的KTV和洗浴中心,无人打扫的灰尘讲述着曾经的奢靡以及时代的变迁。
东北菜馆经济又实惠,菜量很大,我们两个人点了三个菜还剩了不少,味道也不错。随后逛了附近的古塔公园,公园很小,一座高高耸立的古塔让人震撼,历经千年风雨雄姿仍在。想这古塔俯瞰世间千年,风云变幻让人不禁感叹。
下午又逛了有名的古塔夜市,就在锦州城中央大街附近,热热闹闹,规模不大也不小,烧烤的烟味萦绕在夜市周边,有点北京庙会的感觉,各种煎炒烹炸的食品品种更多一些,价格也更亲民。
夜幕降临时分,我们在酒店附近随意找了一家烧烤店,参考出租车师傅的建议,我们选择一家路边小店,但其火爆程度出乎我们意料,七点左右,已经有数人等位中。。。而且客人看起来多数是本地人。
眼看等位无望,我们只好去了附近另外一家,生意依然爆火,人也很满,我们只能挤在一个不太舒服的角落里坐下,一会儿功夫竟然又有几人排在门口等位了,不禁觉得自己还算幸运。看来,锦州人对烧烤是真爱啊!
就着啤酒品尝烧烤,味道还是不错的,但并没有撒贝宁节目中描述的那么惊艳。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宣传栏里写着“英雄城市、锦绣之州”的字样,应该是辽沈战役给这座小城留下的自豪记忆。而今,网络上只有“锦州烧烤”名噪一时,或许是这座东北小城对“网红经济”一种无奈的妥协。
第二天早上,我们又去逛了早市,海产和各种蔬菜水果、当地特产品种丰富,人头攒动,感受到的是小城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我们买了一些海鲜,还有煎饼和豆腐皮,沉甸甸的是满满的获得感。
把战利品送回酒店,我们立即奔赴著名的笔架山,正是农历初二,中午正落潮,一进入景区大门,就看到一条铺满碎石湿漉漉的小路从海边延伸通向海中的小岛,这条随潮起潮落时隐时现的小路让无数人惊叹。
我们沿着碎石路向海中走,大约半个小时后登上岛屿,这就是笔架山景区了。笔架山一共三座山峰,海岸由远及近,一字排开,站在海岸上看去只是一个山头,等登上山头才发现下面还有第二个、第三个。从空中俯瞰这连成一体的几个小山形似笔架,据说笔架山因此得名。站在笔架山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面向大海极目远眺,海水一片碧蓝,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我们在山顶观景台上照了很多相,才恋恋不舍的返回岸边,踏上归程。
※ 修改:·Yinglishe 于 Mar 30 21:38:16 2025 修改本文·[FROM: 119.80.72.*]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42.249.4.*]
修改:Yinglishe FROM 119.80.72.*
FROM 42.249.4.*